小河庄 大气魄——走进中国电线电缆第一庄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开拓进取 埋头苦干 做文明村里好当家
2003年,鲁学志当选党总支书记,接过了小河庄发展的接力棒。
当上“村官”后,鲁学志一门心思扑在小河庄的整体发展上,开拓进取埋头苦干,为全村的发展费尽心血。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成功地化解了“7.26”税案给电缆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电缆行业发展的新跨越。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教学楼,投资11万元为村办小学购买电脑30台,建起了微机室,投资8万元,建起了幼儿园,投资4万元,为学校安装了暖气,投资6万元为学校购买图书和取暖用煤,把该村小学建成了全县首家半封闭式寄宿学校。为将小河庄村打造成文明宜居的新农村,他专门聘请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对小河庄村进行重新规划,多方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兴建了水电暖三配套、单套面积142.2平方米、内设三室两厅两卫,可容纳132户村民居住的单元式住宅楼……。
热心公益事业,带头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村里要打400多米深的吃水井,他第一个捐款2万元;村街道部分路段泥泞难走,他拿出1.8万元自己修路;夏天,看到学校师生在教室燥热难耐,他急忙购买壁扇50台,安装到每个教室;修电缆专用道,他出资20万元;修砌水渠,使3000亩耕地实现渠井双配套,他捐资10万元;为全村群众加入了合作医疗,成立扶贫基金会,帮助困难户,他出资2万元;活跃春节文化活动,组织老弱村民外出旅游,他出资3万元;购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为村民免费收割小麦,他又捐资6.5万元……。
一个冀中平原的普通村落,没有矿产,没有奇山异景,却实现了由乡镇企业向特色产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由2003年的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8亿元、上缴国地税800万元、人均收入4800元发展到2013年的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上缴国地税3800万元、人均纯收入18000万元。小河庄村不仅荣获了“中国电线电缆第一庄”的荣誉称号,而且获得河北省生态村、十大特色村、河北省新民居建设先进村、河北省文明村、省市县红旗党总支、河北省美丽乡村等诸多荣誉称号。(完)
热门推荐
更多>花样滑冰世锦赛在上海落幕
湖南张家界:“蜘蛛侠”1400米悬崖绝壁上捡垃圾 引游客围观
山东青岛频现雾锁全城景观
南京鸡鸣古刹樱花盛开 “赏樱大军”挤爆整条道
北京男子用“肉卷鲜花”求婚成功
非遗进校园 千名藏族学生展演果谐课间操
安徽滁州:山寨版“狮身人面像”成旅游热点
北京水立方熄灯迎“地球一小时”
山西太原招聘会应聘者排长龙 场面似春运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3月21日—27日
花滑世锦赛双人滑:隋文静/韩聪夺银 庞清/佟健摘铜
相声演员笑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重庆现“裸晒族” 长江边沙滩上晒太阳
成都男子街头“自杀式碰瓷”(组图)
安徽老人垂钓巢湖钓到世界珍稀鱼类“匙吻鲟”
网曝江苏一老人被扔到野外等死 奄奄一息
中国美院艺考 老师阅卷如“扫雷”
安徽亳州:集中销毁1200多个假车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