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国在线  >  专题  >  2014专题  >  2014海峡论坛  >  背景资料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提出并实施五年回眸

科学发展服务全局的重大探索与实践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提出并实施五年回眸

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


  国务院刚刚公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与实践的充分肯定。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提出并实施五年来,全省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上下一心,不懈探索,扎实工作,致力发展,抒写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壮丽篇章。回顾总结这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将使我们更加明确肩负的使命、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进一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的探索与深化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集中体现了福建的发展优势、责任、使命和作为。这一战略思路的探索、形成和实施,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在全省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中,经历了一个明晰思路、扎实推进、深化内涵、持续提升的互动交融、相辅相成的过程。

  (一)明晰思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发展战略大致经历了从“大念山海经”到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从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到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再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的多次拓展和深化。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是福建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推动新发展而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面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迅猛的发展势头,面对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先后实施,作为沿海开放省份,福建开始着力探求一条新形势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和福建广大干部群众探索实践的基础上,2004年1月,时任省长卢展工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广大干部群众循着这一战略思路,按照“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基本格局,努力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

  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明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就是要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明晰了福建的独特优势和重大使命,就是要发挥好对台“五缘”优势,在加快自身发展中推动闽台各项交流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明晰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尽责任,就是加快对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向纵深推进和服务中西部,努力促进连片发展;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也明晰了全省9个设区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中的各自定位,充分调动了各地致力发展、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二)扎实推进。为了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变成现实,五年来全省人民不等不靠,埋头苦干,以干得助,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来支撑这一战略思路。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颁布试行,2005年省人大通过《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2006年省第八次党代会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了全面部署,2007年正式出台《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同时,服务和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各项举措也在不断创新,相继推出了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等十大举措,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十大支撑体系,提出并实施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四个带动。正是有了这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支撑,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具体实践中,成为福建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全局的探索之路、特色之路、成功之路。

  (三)深化内涵。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省委、省政府一直着力研究深化和延伸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的内涵,努力引领实践、拓展作为。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2007年省委八届三次全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出要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省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活、和、创、韧”的基本经验,成为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提出后,省委每年开展“四个专题”调研检查活动所形成的新成果,都赋予这一战略思路新内涵,都提出了推进建设的新举措。

  (四)持续提升。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五年,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地位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持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全省人民在实践中努力探求更有利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定位,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方方面面的认同和支持,形成了全方位的共识。2005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2006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分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又再次予以重申;2007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持续提升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上下齐心、艰苦奋斗的心血和汗水,倾注了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也离不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国家部委和央属企业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海内外和周边地区的呼应与协作。国务院刚刚公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正式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五年实践的重大成就

  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聚集了更多的发展资源。五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思路日臻完善,发展定位已经明晰,发展效应不断显现,发展氛围日益形成,呈现出良好的形势、态势、趋势和气势。

  (一)海西新增长极加快形成。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海峡西岸经济区逐步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部委、央属企业与福建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相关协议,给予了实质性支持。福建9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广东、浙江、江西三省11个城市组成的海峡西岸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总量达到18887.27亿元,增长1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一大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目前,福建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其中有20个产值超百亿元,有7个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居全国第5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5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万元GDP能耗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福建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两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作用。2004年,福建GDP突破5000亿元,此后,每年平均跃升一个千亿元的台阶,2008年突破万亿元,达到10823.11亿元,进入GDP超万亿元的省市行列。福建的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3.3%、12.4%、24.4%、28.5%,均高于我省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速度。这五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2008年,福建以占海峡西岸经济区46%的土地面积和41%的人口,创造出占56%的经济总量,60%的地方财政收入、60%的固定资产投资额、5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的进出口额,吸引了71%的外商直接投资。

  (三)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努力在对台交流合作上走前头。两岸“三通”实现新突破。沿海与金马澎“小三通”航线成为两岸人员直接来往最方便、最快捷、最省钱的通道,2008年客流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8个港口成为首批海上直航口岸,福州、厦门成为两岸直接通邮的封发局。闽台经贸合作再上新水平。产业对接步伐加快,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0多家,福建累计吸引台资居全国前列,农业利用台资居全国首位;金融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厦门商业银行成为首家台湾金融机构参股的大陆银行,台湾人寿正式落户厦门。率先推出惠台新举措。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对台先行先试政策,推出了包括零关税进口台湾水果、扩大台湾农产品准入种类和范围、实施台湾居民在大陆申办个体工商户等在内的“八个率先”举措。教育、科技、文化及城际合作不断拓展,“海峡旅游”势头良好,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旅博会、茶博会、林博会、艺博会、文博会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海西论坛”成为对台政策的重要发布平台,今年更名为“海峡论坛”,层次进一步提升,影响进一步扩大。


  (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成效。五年来,全省上下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人心凝聚,合力增强,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100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7961元,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3734元提高到2008年的6196元,年均增长10.7%,城乡人均收入均居全国第7位;五年间全省共新增就业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4年低于4%的控制目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教文体卫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就学、就医及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五年居全国首位,“双高普九”达标县从18个增至52个;公共卫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重点区域、海域、流域综合整治取得成效,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名列全国前茅。社会安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社会和谐有序,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

  (五)区域协调发展有力推进。我们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积极打造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努力为服务中西部及周边地区发展提供一条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常推进。五年来,福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1949年至2003年的总和,铁路出省通道增至4条,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从铁路末梢成为可以向外辐射的枢纽;高速公路建成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并形成以福州、厦门港为起点通向内陆省份的两条主通道;福建沿海港口被确定为全国5大沿海港口群之一,并纳入国家港口群的发展体系。周边地区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地区通过福建这一通道,加强省际边贸联系,拓展对台对外经贸合作,形成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连片联动日益增强,加快跨省铁路等沿海大通道建设,粤东北和闽西南的省际边贸合作得到加强。浙江温州主动提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强与福建的协作沟通,温州企业踊跃来闽投资兴业。与中西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江西提出对接“长珠闽”,加强入闽通道连接,把福建作为重要出海口,并成为中部六省第一个因区域联盟而直接出海连接全球的省份;湖南省积极拓展出海通道,把海西港口群作为进出口的主要港口,大力发展对台对外贸易。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五年实践的启示

  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践中,我们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将为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继续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再铸新辉煌提供重要启示。

  (一)始终坚持第一要务。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第一要务,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用发展激发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强调发展是最大的民生,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着力民生改善,着力民心凝聚,致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因为这样,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很快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和最强大的动力。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位的根本任务,紧紧扭住发展、谋划发展、致力发展,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始终坚持融入全局。我们始终坚持胸怀全局、立足全局、围绕全局、服务全局,努力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发挥福建优势,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一直是我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立足点。五年来,我们不仅推动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连片联动,在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打通了“山门”,为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为两岸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大的前沿平台。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融入全局、服务全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才能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同和支持,得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福建的发展只有在全局中找定位、尽责任、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更大发展,为全局作更大贡献。

  (三)始终坚持重在持续。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注重在持续中完善思路,把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的内涵;始终注重在持续中跟进举措,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始终注重在持续中营造氛围,凝聚共识,争取支持,努力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正是凭着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锲而不舍的韧劲,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定位、思路、氛围、效应才得以不断明晰、形成和拓展。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看准了的事,只要持之以恒,在持续中提升,在持续中运作,就必定能取得成效。

  (四)始终坚持实干实效。五年来,我们倡导务实运作,旗帜鲜明地提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认认真真地研究“做”,扎扎实实地埋头“干”。我们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首先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思路转化为具体举措,努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实现科学发展、推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等方面率先探索实践,取得实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到今天,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过去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靠实干,今后要全面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目标新使命,更加需要我们保持和弘扬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用双手谱写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篇章。

  (五)始终坚持凝聚合力。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出台政策前注重协调,落实举措中加强配合,应对困难时齐心协力,全省上下逐步形成谋求发展的意识、攻坚克难的精神、应对风险的气势、服务全局的合力、拓展创新的气魄、锲而不舍的韧劲。我们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有利因素,积极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使建设的合力不断增强。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仍然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力争在更大的范围形成更强的合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新的发展。

  当前,福建发展正处于非常特殊而关键的时刻。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领会《意见》的重要精神,抓住大好发展机遇,靠改革、靠开放、靠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认真落实《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创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

分享到6.79K
 
德国引爆二战美军空投炸弹 300人疏散场面震撼 2014世界杯开幕了
伊拉克局势或令国际市场再遭“石油劫” 世界杯开幕 能否拉巴西经济一把?
小龙女李若彤清艳无敌 盘点明星巅峰容颜 郑爽曝与张翰分手 郑爽家庭背景整容真相曝光
男人魅惑彩妆摄影 全智贤范冰冰奥莉小七 儿童节明星与嫩娃比萌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专题

      2014年5月20日至26日,中俄军演在上海开幕。

      详细>>

      2014年4月20日,中国迎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

      详细>>

      新闻排行

      丹麦驻华使馆举办2014丹麦开放日

      详细>>

      丹麦大使馆在京举办绿色骑行活动

      详细>>

      乌拉圭卡塔琳娜合唱团放歌中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