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拍非遗云阳亚亚戏 只传男不传女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7-11-21 09:13:37
分享
 
 

重庆实拍非遗云阳亚亚戏 只传男不传女

亚亚戏自产生以来,到黄代财这代是第三代。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亚亚戏同样面临传承的问题。时代的变迁,社会对民间戏剧的需求逐渐下降,作为云阳颇有名气的非遗表演者,黄代财将自己这一生施展才华的梦想寄托在亚亚戏上。闲暇时哼上一段唱词,是年过古稀的他最大的享受,但这种享受往往会悲从中来……

那些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符号和记忆,不仅仅只属于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只有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民众生活时,民众才会慢慢开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传播、保护与传承的过程,才能实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也许,这就是大家一意坚持的原因。

重庆这些民间戏 也面临失传

自古就以巫文化闻名的巴渝大地上,至今还遗存着多少种这样的神秘戏剧?去年,我市唯一的仪式戏剧研究专家胡天成的“胡天成仪式戏剧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深埋于重庆崇山峻岭之间的这些神秘戏剧被揭开面纱。

通过30年实地走访,至今已年过八旬的胡天成,在重庆的一个个乡村里找到了120余种仪式戏剧,并将它们形成了4万多页手稿。但是,这些戏剧大部分都面临着传承问题。比如:

又称鬼脸壳戏,曾盛行于酉秀黔彭土家寨民间,目前以小河镇桃坡村最为正宗。一个戏班少则八九人,多则十五六人,成员有七八十岁的、有五六十岁的、也有三四十岁的,戏班首领称“主事”。戏坛旁往往放着几十张木脸面具、唱戏的戏衣和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木脸面具有皇生、丞相、老生、小生、旦子、反王、大大王、二大王、员外等不同的角色。不同场合唱不同的曲牌和唱词,祝寿时唱《大孝戏》,生小孩唱《子孙戏》,春节唱《耍戏》,木脸面具是当地木匠就地取材雕刻而成,表情夸张。这种戏曾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水木蜡庄傩戏在元明时期形成成熟戏剧,清代中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几近失传,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恢复。2009年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木蜡庄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戏班,但随着傩戏艺人年迈、离世,木蜡庄傩戏的存续状态仍旧堪忧。

该戏保存了驱鬼避邪的固有功用,封箱的“脸壳”在开箱之前,必须得依照几百年传下来的规矩点蜡烛烧香,供“滴血雄鸡”。进了场,还须“扫开场”,演出后还得“扫收场”。而最吸引观众的,是上刀山和火盆舞,因其悠久的历史而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