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发布 专家学者热议不确定背景下的中国经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2-19 15:30:44
分享

12月18日,以“不确定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与治理”为主题的2016-2017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在会上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2016-2017)》。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以及课题组首席专家、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晓东教授分别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局长江建平、以及软库中华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琪围绕“不确定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分别从房价、内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视角对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和治理进行了解读。

年度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L型探底阶段,经济增长率从原来的两位数一路跌至2016年前三季度的6.7%,在旧增长方式后继乏力、新增长方式尚未建立的关键转型时期,内部和外部一系列新的不确定因素叠加,使得中国经济虽有回稳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下滑的压力依然存在,给成功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挑战。

课题组基于IAR-CMM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的情景分析和政策模拟进行了各种量化分析,预计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依然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在基准情景下,预测2017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约为6.50%,而经校正后的GDP增速约为6.13%;CPI增长1.9%,PPI增长2.5%,消费增长10.1%,投资增长8.1%,出口下降0.1%,进口增长0.2%, M2增长12.9%,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会贬至7.2 CNY/USD。

此外,课题组还基于以下八种情景进行了预测:(1)乐观情景――假设2017年房地产投资高于基准4个百分点,带动2017年投资增长高于基准1.3个百分点并且同时我国出口高于基准1.5%:导致全年实际GDP增长6.9%,校正GDP增速为6.58%;(2)保守乐观情景――2017年房地产投资高于基准3个百分点,带动2017年投资增长高于基准0.9个百分点:导致全年实际GDP增长6.7%,校正GDP增速为6.35%;(3)悲观情景1――中美贸易战使得 2017年我国出口低于基准1.5%:导致全年实际GDP增长6.34%,校正GDP增速为5.99%;(4)保守悲观情景1――中美贸易战使得2017年我国出口低于基准1%:导致全年实际GDP增长6.4%,校正GDP增速为6.05%; (5)悲观情景2――在实际工资快速上升时,1-10月刺激政策下企业利润上升有限,失业风险加大,导致2017年失业率高于基准0.5个百分点,全年实际GDP增长5.5%,校正GDP增速为4.94%;(6)保守悲观情景2――在实际工资较为快速上升时,1-10月刺激政策下企业利润温和增长,失业风险加大:导致2017年失业率高于基准0.22个百分点,全年实际GDP增长6.1%,校正GDP增速为5.78%;(7)悲观情景3――考虑截至2017年末房价较2016年10月下跌30%,使得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高于基准3.4个百分点:导致全年实际GDP增长5.26%,校正GDP增速为4.72%;(8)保守悲观情景3――考虑截至2017年末房价较2016年10月下跌20%,使得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高于基准1.8个百分点:导致全年实际GDP增长5.83%,校正GDP增速为5.36%。

报告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有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三个结构性失衡,即经济结构的失衡、体制结构的失衡和治理结构的失衡。其中,经济结构的失衡是表象,表现为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型滞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体制结构上的“重政府轻市场、重国富轻民富、重发展轻服务”和治理结构上的“中央决议和地方/部门执行落差”。从2016年的宏观数据来看,在系列“稳增长”强力政策(许多是治标不治本,副作用不可低估)的刺激下,全年总体经济有回稳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表现在消费增速减缓,对外贸易回暖趋势尚不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低位;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外商撤资与资本外逃风险依然存在;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疲弱;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上升压力仍存在。

面向2017年,需要充分认识到,需求侧刺激政策不仅其短期保增长作用已呈现边际递减趋势,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深层次动力机制问题,由此带来的中长期副作用还会延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由于回报率过高,挤占了过多的金融资源,抑制和削弱了企业研发创新和从事实业的意愿,延滞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再加上2016年以来的外部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中以欧盟内部动荡和美国总统换届可能政策大幅变化引发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使得逆全球化的潮流有所抬头,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使得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很难借助外力回暖。

报告指出,无论是从内在逻辑分析,还是从历史视角的分析,或是量化的实证数据分析都得不到潜在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的结论。当前中国经济疲弱的原因多重,一个直接原因是中央改革发展决议精神和地方/部门贯彻落实的执行方面出现较大落差。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的作用当然不可忽视,但需认识其治标不治本甚至有潜在后遗症的弊端,这么做只是为了稳增长和深化改革赢得时间。中国经济要实现稳中求进,关键在于结构性的体制和治理改革,并切实强化改革的执行力,有效释放改革红利。

报告最后强调,只有按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关于“四个全面”的综合、整体、深化改革的纲领性决议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让体制结构的失衡和治理结构的失衡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渐进有序的经济自由化、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有实质性的进展,以及恰当采取应对下滑的财政和货币配套政策措施,社会和民间特别是民营经济的信心才会有大的提振,那么中国经济增长仍可能真正实现稳中求进和长远可持续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于2009年底发起成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基于中西合璧、优化整合的方针,课题组组建了阵容强大的成员团队,包括数位现任或曾任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的国际知名宏观经济专家,多位毕业于海外顶尖经济学学术重镇的海归博士。与此同时,高等研究院下设的数据调研中心、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卫生经济与老龄化研究中心等十多个中心也从不同方面为本项目提供了研究支持。作为课题组的成果体现形式之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力求体现三大特点:一是聚焦中国宏观经济中面临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基于扎实的数据采集整理和严谨的计量经济分析;三是给出短期政策对策和针对某个方面或领域给出长期治理建议,实现短期对策与中长期治理互动互补的有机结合。目前每年以季度为出版频率,一年四期。(中国日报上海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