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蜕变换新颜 奋楫扬帆行致远——从青岩看贵阳全域旅游

作者:彭婷 黄秋月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2016-12-14 16:34:35
分享

古镇蜕变换新颜 奋楫扬帆行致远——从青岩看贵阳全域旅游

一座城,看沧桑巨变;一栋楼,见文明传承;一条街,悟最美乡愁。

徜徉青岩古镇景区,踩着石板路,闻着玫瑰糖的清香,扫一扫二维码,订购旅游特色产品;通过全覆盖的WIFI,微博微信随时发送,与朋友分享旅行的快乐……这几天,伴随着2016中国青岩·古镇峰会的隆重召开,全国的专家、学者齐聚贵阳,论道特色古镇保护开发与创新发展的同时,纷纷为这座承载悠悠六百年历史的古镇今貌衷心“点赞”。

青岩古镇此次出彩绝非偶然。回首近年来的发展,乘着全市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东风,坐落于灵秀花溪,被誉“贵州第一镇”的青岩古镇,走过了一条清晰扎实的升级蝶变之路——

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贵阳市花溪区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整治规划》,为青岩古镇保护穿上“护身符”。

科学化编织古城保护网,在全面保护的前提下,构建“分层次、分年代、分系列”的保护体系,做到全面保留、重点保护,普遍改善,局部改造。

制定古镇“一核”“一带四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传统青岩古镇文化休闲区、青岩堡商业度假区、大兴国寺文化体验区、多彩田园游憩区、非遗文化博览区……以“大青岩”理念为指导,拉开古镇升级改造序幕。

先后引入包括社会资金在内的投资60多亿元,完善青岩古镇景区功能布局,修建完善旅游景区配套设施。

围绕黔茶、黔酒、黔菜、特色餐饮、苗药文化博物馆、F3、超五星度假精品酒店、SPA、贵州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表演等功能打造项目,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整合。

……

从古镇保护到景区扩容,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到特色文化注入,以文化旅游创新发展为指导,以原青岩古镇为核心,与古镇周边的青岩堡、小西冲村、姚家关村、南街村、西街村、大兴国寺、观音祈福寺、非遗博览园及田园风光区等组合形成的“大青岩”景区日换新颜。

如今再到青岩,游客不再只是逛古镇,还可以在古镇中的老居、旧址中体会完整的青岩记忆,在南门外的历史文化馆、书画展览中心了解青岩历史文化、在青岩堡休闲度假,在F3赛场感受赛车激情,也可以在慢行系统找到骑行的快乐,在闲情雅致的客栈小坐感受别样人生。

毫无疑问,针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问题,青岩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毋庸置疑,针对文旅融合与时尚魅力,青岩书写了时代乐章。

俗话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以古镇原始风貌为依托,创新穿越传统与现代,联动古镇与乡村,互动水面和陆地,传统与时尚交融……青岩古镇的成功打造是贵阳市花溪区奋力建设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典型代表。

成绩代表过去,奋进成就未来。以过去的成绩为基础,未来五年,作为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和贵阳市全域文化旅游创新区,花溪区明确提出要在南部区域着力打造青岩国际特色旅游小镇,以创建5A级景区为核心,构筑禅修文化体验区、布依民族体验村、黔中军屯文化展示区、工业遗址创意园等引擎项目,打造以综合休闲、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的国际特色旅游小镇和贵州旅游集散中心。

同时,以“十三五”时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引领,花溪区还将立足当地山地、生态、气候、环境、文化等资源特色,分别对中心城区、东部区域、西部区域等全力打造,让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其中,在中心城区,花溪区将沿十里河滩——孔学堂——花溪公园——黄金大道一线景观及水域,打造由生态休闲、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民俗体验等主要功能为核心的生态湿地休闲带,通过旧街区改造、植入休闲度假商业业态,形成十里河滩精品主题度假、花溪公园城市休闲区、花溪湖湿地休闲区、国宾馆高端度假区、花溪水库生态保护区等功能板块。

在西部区域,以打造天河潭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为核心,以天河潭景区为中心,整合周边村寨、生态资源,培育滨水休闲区、贵阳故事街、民族风情街等休闲度假引擎产品,打造以生态旅游、生活休闲、运动体验及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

东面区域则在黔陶、高坡国际山地运动大本营建设方面下功夫,利用高坡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结构复杂,高原、峡谷、河流等地形多样,且村寨民俗风情特色浓郁等特点,发展山地运动、低空运动、水上运动、乡村度假、民宿体验等多种功能的户外活动和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

不难预见,以助推贵阳市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为指导,以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为重要依托,以青岩古镇等特色文化旅游景区蝶变升级为重要路径,贵阳旅游产业将实现井喷式增长,沿着世界旅游名城的宏伟目标高歌迈进!

■专家眼中的青岩古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丁枫——

青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

珍贵文化遗产

多元的文化在青岩古镇历史景观上表现出经过时间融合的高度和谐与丰富,是贵阳地区乃至贵州省重要的人居聚落文化遗产。漫步其中,从建筑的样式和细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读到贵州明代以来的文化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可以读到不同民族的差异和共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包容的品格与气质。

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将这种美好传递给下一代,将祖先的智慧传递下去。

这种美好和智慧,既包括当地特有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传统手工艺,也包括以院落为单元的建筑肌理、街巷和公共空间,还有从容的传统生活节奏,对自然取用有度的节制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而这种传递,不但需要政府的主动管理,不但需要学者和技术人员的深思熟虑,不但需要私人资本的投入,更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青岩人主动保护、传承自己的青岩文化的热忱。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原馆长张丽君——

青岩走出一条

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青岩古镇接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去适应现代旅游消费的需求,摆在了青岩古镇的面前。青岩古镇始终坚持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处理好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通过有效的保护,合理的利用,创新的发展,走出了一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历史文化景区而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应是其根本所在。青岩古镇一直将文化的保护传承放在了首位,对古镇的历史建筑、文化符号始终坚持“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精心保护维修,维护历史古韵,让人们在追忆历史中,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乐趣。

青岩古镇不但在保护中求发展,还在创新中加强了文化资源的保护。如在新修建的文化旅游延伸区——青岩寻访中,将青岩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传奇故事化为旅游资源,通过景观节点的形式,有效地保存了下来。如在原古遗址上,恢复重建了青岩古驿道、古牌坊、青岩哨。青岩古镇创意保护发展的这一经验很值得我们古镇建设和管理者们学习借鉴。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章纯源——

青岩,保持一种对乡愁的热爱

青岩做得非常好的地方就是保持了一种对“乡愁”的热爱。

所谓乡愁就是只有在故乡才能感受到的味道,在故乡才能体会到的幸福感,是故乡独有的特色。乡愁,是一种情怀,是对故乡最深的眷恋和牵挂,无可替代。

在古镇的保护和发展中,不能去大拆大建,对于古旧的遗存而言,最反对就是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用力过猛,既要对得起祖宗又要对得起子孙。青岩古镇在某种程度最多地保留了过去的记忆:古镇基本没有动,房子都还留着,居民都还居住着。

因此,青岩的谨小慎微也让它相对得以保护了古镇的完整性。

什么才叫活着的古镇呢?要有古建筑群,有生活着的原住民,有各种民俗文化,保持着旺盛生命力,这就是一个古镇仍然活着的肌理。没有了“乡愁”情感的古镇,那和布景道具又有何异?青岩的做法因此而显得尤为难能可贵,留下了人也留下了生活,留下了房屋建筑也留下了街道面貌,留下了民风也留下了民俗,也就留住了古镇的肌理。

我们希望青岩永远活着,能承载我们的“乡愁”。

挖掘底蕴提档升级 打造旅游金字招牌

——青岩古镇奋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漫步青岩街头,所到之处都是景点,所见之物都是文化,特别希望把这么美丽的景色介绍出去。”“青岩古镇文化内涵丰厚,历史沉淀深远,给我很大的感触。”……

在2016中国青岩·古镇峰会之报旅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百名报业社长总编古镇村落新闻采风活动中,全国报业界人士走进花溪,来到青岩,纷纷对这一方秀美山水赞不绝口。

长长古城墙,悠悠石板路,浓浓乡愁情。无疑,以古镇原始风貌为依托,不断创新,穿越传统与现代、联动古镇与乡村、交融传统与时尚的青岩古镇,已成为彰显爽爽贵阳、多彩贵州独特魅力、对外宣传推介、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这背后,除了古镇六百年来沧桑变幻的历史积淀,还离不开多年来贵阳市、花溪区在保持古镇原有风采基础上,对古镇的创新发展与打造。

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初,青岩古镇设屯堡。作为军事要塞,所占地理位置特殊,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内,文物景点近百处。

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的青岩古镇,2005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在顶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规划项目中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借着第九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青岩古镇召开的机遇,自2013年底开始,一场青岩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升级改造拉开序幕,并自此启动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

基础设施配套的改造提升被放在首要位置。2014年,投资近50亿元实施48个建设项目,使0.8平方公里的青岩古镇旅游区扩展到4.8平方公里, 形成以原青岩古镇为核心,与古镇周边的青岩堡、小西冲村、姚家关村、南街村、西街村、大兴国寺、观音祈福寺及周边田园风光等“大青岩”组合景区。

目前,青岩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期项目也已基本完成。在景观提升方面,投入近4.2亿元用于16个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包括全部景区综合管网改造、环境整治、古建筑维护、景观绿化、夜景灯饰亮化和建筑设施美化处理。同时,古镇还增加茶马古道、青岩古驿道以及周边的水碾、作坊等景观小品配套设施;新建大茨窝烽火台、3000平方米的寿佛寺景点配套服务设施;改造景区范围内所有厕所,新建3处三星标准公厕;增加古镇公共休息区33处、观景平台3处。

在交通管理方面,投入7500万元用于景区内的生态停车场改造、游步道修复、15公里景区盲道铺装、外部交通标识完善、交通管理体系建立以及古镇慢行系统的改善。

在景区管理方面,总投资1.1亿元实施项目26个,用于消防安全、医疗服务、公共设施和食品安全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旅游建设工程还投资6000万元,建设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景区监控管理平台、智慧旅游分类管理平台等。

改善青岩古镇硬件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出青岩古镇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民风民俗文化、非遗文化、饮食文化等,是保护古镇魅力的关键。

改造项目共计投资9810万元,进一步提升青岩古镇文化软实力。其中包括:建设“青岩赵公专祠军事文化展馆”,运用影像地图、互动触摸屏、半景画场景复原等手法,介绍青岩古镇从建城到抗战时期的军事文化;在慈云寺内建立“花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设有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实物征集、艺术创作、传承人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传统手工展演、项目表演活动等。还编制青岩古镇保护导则,恢复维修一批历史古建筑;在景区内设置3处邮政服务中心点,在城墙上增设战车、长矛等军事用品,增加精品客栈、茶楼、咖啡馆等休闲项目等,增强游客的体验性、舒适性。

青岩古镇还计划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演融入到古镇的日常中,目前已有各种演出定时举行,包括重现赵状元回乡盛景、地戏表演、花灯戏、芦笙舞、舞戈表演等。另外,游客还可以看到苗绣现场工艺展示、芦笙制作、玫瑰糖制作等手工艺品和传统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

如今,在青岩古镇,游客有看、有听、有吃、有玩、有参与、有体验,在感受历史人文气息、体验黔中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不仅如此,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为抓手,未来几年,青岩还将加大旅游业与文化、城镇、农业、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把青岩古镇打造成文化旅游创新区核心区和中国国际特色旅游小城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