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要组队
“一些外国人要租房、要找兼职,或者要办居住证,因为中文不好就很麻烦。”另外,定期巡逻将改善桐梓林的治安条件。
为啥戴袖章
黑人队长张瑞:“大家都认识红袖章,他们拍了照可以发到朋友圈里,让更多人知道外国人巡逻队,这样我们就能真正发挥作用了。”
佩戴红袖章,走在社区的楼道小巷,哪里出现邻里纠纷、随地吐痰,他第一个跳出来纠错……许多市民的印象里,社区巡逻员都是上了年纪、热心琐事的“闲人马大姐”。不过,从今年10月开始,成都市火车南站街道桐梓林社区迎来了一支肤色各异、年龄参差不齐的老外巡逻队。
8人组成的社区巡逻队,将同样戴上红袖章,走街串巷,为外籍人士聚居的桐梓林社区提供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
“我们刚刚组建,已经准备待命!”巡逻队长是来自加纳的Chrisrui,中文名叫张瑞,在首次亮相巡逻后,兴奋地对围观老外说。
声音
“互帮互助 全球共有”
“我们更像志愿者团队。”黑人队长张瑞这样定义他的团队和工作。虽然在自己国家没有“红袖章”的形式,他相信,互帮互助是一个社群良性发展共有的模式。他说,在街道上曾看到有人戴着红袖章指挥交通,“这大概是一个帮助别人的标识吧。”
目前,桐梓林片区共住着2600多位外籍人士,堪称成都外籍人士居住最集中的区域。该社区党委书记张家蓉介绍,明年,“外国人治安巡逻队”的工作将会常态化开展,定期巡逻将改善桐梓林的治安条件。
黑皮肤、蓝眼睛的巡逻队
8队员来自5国家
“如果不是老外巡逻队的成立,还真没想到桐梓林住了这么多外国人。”居住在桐梓林的胡女士告诉记者。10月4日一大早,桐梓林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挤了几十名或金发碧眼或卷发黑肤的“市民”。他们是居住在桐梓林的外国人,在此见证“外国人治安巡逻队”的成立。
没有统一制服,没有标准用语,巡逻队唯一显眼的标志,是每人的左手臂上围着一条红底白字的袖章,上面用中英文写着“社区巡逻员”。这支由8位外籍人士组成的巡逻队,成员来自美国、新西兰、加纳等5个国家,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多是周边国际学校的外教和外企员工。受聘于桐梓林社区后,他们的工作职责是走进社区、楼栋、家里,了解在社区生活的外国人的需求。
走马上任,先要打响知名度。当天,这支“外国人治安巡逻队”就开展了第一次社区巡逻。从欣迪英语角出发,沿着周边写字楼、公寓一路前行,包着片区走一趟再回到社区办公室。一个多小时的巡逻时间里,队员们列队出现之处,倒吸引了不少人的兴趣,有人远远拍照看稀奇,也有人冲上前仔细辨认红袖章上写的啥。
“我们是巡逻员,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们说。”张瑞带着队员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街道上,特意把袖章别齐整,亮出来字迹来供围观居民拍照。
据了解,桐梓林片区目前有两支中国人的治安巡逻队,老外巡逻队加入后,以后有望每周巡逻一次。
黑人队长张瑞:
欢迎大家朋友圈转发
“大家都认识红袖章,他们拍了照可以发到朋友圈里,让更多人知道外国人巡逻队,这样我们就能真正发挥作用了。”巡逻队长张瑞告诉记者,这是他玩转微信朋友圈后总结出的传播规律。他拿出手机展示朋友圈,在他晒出戴红袖章巡逻的照片后,很多老外朋友都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活动。“如果当天的围观群众拍了并发到朋友圈,不是有更多人了解巡逻队吗?”
作为队长,在巡逻队里,张瑞中文最好,也可以说最懂中国。这个来自非洲的小伙子,在兰州获得了硕士学位,目前是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的在读博士生。虽然刚来成都3个月,张瑞已经养出了“成都胃”。他笑说,“在成都吃火锅,不怕辣,怕不辣!”听说成都人冬天喝羊肉汤御寒,上周末,他还专程去喝了羊肉汤。除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的兰州话也说得像模像样,“想学成都话,说好巴适哟!”
“一些外国人要租房、要找兼职,或者要办居住证,因为中文不好就很麻烦。”张瑞说,当下,他带着队员到社区里去巡逻,收集外籍人士的困难和需求,将来巡逻队在外籍人士中有了知名度,一定会有人主动联系上巡逻队,让在成都生活的老外们可以形成互帮互助的群体。当然,巡逻队只是传达信息的中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要汇集需求转达给社区,由社区协调解决。(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