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规范机制运行,持续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督导落实、推动机制创新,所下派的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691个、下派干部5414名,落实力不断提升,促进“访惠聚”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坚持高位推动。巴州党委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召开大会,进行总结表彰和动员部署,把“访惠聚”驻村工作纳入州党委议事日程,全年有17次州委常委会涉及“访惠聚”议题和内容。在自治州党委(扩大)会议、自治州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对“访惠聚”提出明确要求,进行安排部署。尤其是在自治区党委对“访惠聚”做出新部署后,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访惠聚”活动健全干部住村(社区)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5条细化措施,明确了新一轮“访惠聚”活动的思路和措施。充分发挥自治州“访惠聚”活动领导小组的作用,及时研究工作、听取汇报、做出安排,在州党委班子换届之后,及时充实调整领导小组,李建国书记任组长、包括州长在内的13名州领导担任副组长,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州党委李建国书记带头听取“访惠聚”情况汇报,研究重要事项,分析进度,解决问题,多次深入基层看望基层干部群众和驻村工作队,调研指导“访惠聚”工作,指出问题短板,提出具体指导意见。40名州级领导分别包联县市,开展蹲点调研指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全年分区域分片区召开现场观摩会、点评会、工作队交流观摩会59次,达到了交流经验、查找不足、推进落实的效果。认真落实保障措施,按照每年3万元拨付工作队经费,且末、若羌、和静牧区按照1800元标准,其余县市按照1650标准发放工作队成员补贴,保障运行。州党委在连续两年开展自治州“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基础上,今年接续开展“基层基础巩固年”活动,作为“访惠聚”驻村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实施“五项行动”,形成工作特色,争取项目资金1.1亿元用于阵地建设,规范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管理。
强化督导落实。巴州高度重视督导落实工作,派出由州级领导带队的3个州派检查指导组,驻扎在各县市、国有农牧场,分片开展巡回检查指导,通过严督实导、传导压力,在重要节点召开推进会、点评会、调度会等4次,分析各片区“访惠聚”工作进度、解决问题、安排阶段性任务,州驻村工作办公室发挥“参谋部”作用,根据不同阶段重点工作提出思路和要求,召开6次工作例会和联席会议,及时掌握进度、研判问题,以抓项目的思路和方式,定期梳理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全年将481项阶段性任务纳入《自治州“访惠聚”项目化推进表》,明确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限,定期“对账、交账”,有效推动了工作的衔接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总结梳理了5个方面18个短板,以“五查五看”为主题开展“回头看”,制定台帐、动态跟踪,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回炉、补课”,以定期“回头看”确保更好地“向前走”。截至目前,州驻村工作办下发工作提示24期、督办通知书27期;州党委组织部、基层办、“访惠聚”驻村工作办对各县市开展了8轮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督导,点对点下发督查通报;州派检查指导组先后对各级驻村工作队开展了6轮督导检查,实现督导全覆盖。推荐先进典型217个;下发书面反馈64期,提出意见建议874条,均整改完毕,点名通报42个驻村工作队、21名驻村干部。
推动机制创新。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大力开展以“落实总目标、忠诚看担当、感恩见行动”为主题的冬季大轮训,对党政干部突出“忠诚看担当”主题,对基层群众突出“感恩见行动”主题,确定了14个和7个专题培训内容,州本级613名县级干部、县市4539名干部的集中轮训任务已基本完成,乡镇层面大轮训已经陆续开始,并正在向基层纵深推进,呈现出组织有力、衔接有序、不断深化的良好势头。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工作要求,每周一组织村民参加升国旗仪式,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并带头宣讲,借鉴喀什、阿克苏等兄弟地州的经验,编印《升挂国旗集中宣讲材料》和《基层干部常态化宣讲材料》(共10册)6.8万套,与下发的《惠民生明白册》配合抓好学用,对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大轮训、大宣讲,目前参与各县市周一升国旗48.7万人,发放184140本惠民政策“明白册”、6480本工作组职责“明白册”。实施“金种子”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实行“集中脱产培训6个月、实践锻炼3个月、回炉考评3个月、村岗聘用2年”的三年规划,为村党组织建设聚集人才、筹备力量、增强后劲。采取“三班轮流住乡”的形式,乡镇干部常态化住乡开展工作,严防基层干部“走读”现象。在全州推行前两批驻村干部“常回家看看”工作机制,确保感情不断线、工作不断档,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状态;推行工作队“每周主抓一件事”工作方法,帮助工作组校正思路,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推行社区“大党委”建设,将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委或党总支,在居民区成立网格党组织,实行“星级化”管理;推广焉耆县加强村民小组党建工作经验,扎实推进村民小组成立党支部381个;推广村级“十五支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坚强可靠、素质过硬的基层骨干队伍;推广在合作社设立党组织,在所隶属的村党总支和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基层干部考核评价经验做法,推行“述询评”活动,细化基层干部考评机制。在库尔勒市村(社区)设立“民事服务站”推行“民事账本”工作法,有力地促进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试点企业家任“村官”,推动“企业+农村”、“企业家+村官”双赢双促目标,实现了村组基层组织建设的提档升级;试点乡镇干部驻村工作,试行“三同五联合”机制、“七同步”工作机制,强化“三位一体”形成工作合力。(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