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中宣部、工信部组织中央媒体“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大型采访团,来武汉调研采访,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集中开设“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专栏,以罕见的密度和力度,关注武汉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其中,《人民日报》头版以《中国制造孕育新动力》为题,报道了当前各地产业转型的探索,其中,武汉是其关注重点。而《经济日报》的则以《湖北:创新驱动引领三大转变》讲出了近五年来,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在央视的《新闻联播》里,以《武汉:城市合伙人 合力升级制造业》为题,用1分40余秒的篇幅,报道武汉市以“城市合伙人”计划为抓手,吸引全球人才资源,推动武汉制造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旨在将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武汉这座曾经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如今在对传统制造业转型提档升级的同时,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武汉造”也在崛起,武汉正全力打造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一些外国友人在看过报道后接受采访,积极评价武汉的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认为在当今格局下,必须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武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 周重山
我参观过上汽通用武汉基地,我了解到武汉基地拥有通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我认为这是展现中美合作共同发展智慧制造很好的典范。
我知道现在‘先进制造’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在今年3月举行的美国-华中地区商务峰会上,我们有一批先进制造业的企业参加,‘先进制造’是圆桌会议上的重要话题之一。无论是3D打印,或是高科技的卫生保健品,这些都是令人激动的发展。我希望更多美国企业能来武汉,与中国企业展开更多在这些领域的合作。
我们也曾问过已经来汉的企业,‘为何选择武汉?’因为武汉是人才宝地,这里有百万大学生,每年毕业的年轻的大学生们给武汉带来巨大的优势,他们吸引更多重要企业来汉。另一个原因是武汉的基础建设发展速度快,高铁线路、地铁线路、航线不断地增加,给许多企业带来更多便利,这也是能让更多人来汉发展、来汉获取个人成就的原因之一。
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首席商务领事 朱保銁
作为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首席商务领事,我的角色是促进来自于中国和美国公司间的商业对话,让双方的公司都能从中获利。我们欢迎任何机会协助武汉企业从传统制造到先进制造的转型。
武汉在汽车、钢铁以及造船等方面十分有优势。如果能将先进汽车企业介绍给武汉以助其向先进制造转型的话我将非常荣幸。现在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借助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将从很大程度上作用于交通管理。我刚得知武汉市将建无人驾驶示范基地。虽然它不是第一个建无人驾驶示范基地的城市,但我相信它一定能快速赶超其他城市。
另外一个领域是智慧制造,比如说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到卫生保健业中帮助优化其生产过程。还有智慧建筑在先进制造领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员,这些建筑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节能减排。我希望我们能够让更多的美国和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增进交流,共同贡献于当地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
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武汉代表处首席代表 朱迪
能在武汉这样一个城市工作很令人激动,因为它真的如其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这得益于它发展的速度之快。与此同时,它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武汉代表处已经成立了20周年了,今年是它20岁生日,我们见证了来自荷兰的企业看中在中国中部投资的潜力,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创建于1988年,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荷兰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武汉长江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后,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迅速发展、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光纤供货商。“中国制造2025”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我们也将在未来的时间里,致力于增加中国和荷兰公司间在制造领域的合作而做出贡献。
武汉大学印度学生Vibhor Sharma: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发展基础设施,发展制造业是一种经济促进银子,现在是时候停止这种思维方式了。我们应视发展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为一种战略投资。这种战略投资为更好的经济发展和长远进步打下基础。武汉正是这一战略投资的忠实履行者。武汉有各种各样的制造业,从雪铁龙到武船,到美的的人工智能生产线,这些都见证着武汉在工业上的大踏步前进,正如“”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口号一样。
武汉大学英国研究生傅雷迪
在武汉大学学习国际关系英国研究生傅雷迪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央媒对武汉的报道。他告诉记者,新闻联播对于长飞公司打破技术垄断,自主研发光纤生产的核心设备的报道引起了他的共鸣。上个月,弗雷迪随英国斯旺西市多名政府代表团参观了东湖高新区,当时,武汉的光纤制造技术发展水平给一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弗雷迪说,通过现场见闻和新闻报道中获取的资讯,他感受到了武汉和湖北省政府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致力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