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 乡村美丽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来源:吉林日报
2016-11-30 09:43:25
分享

乡风文明 乡村美丽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通化县二密镇葫芦套村活动广场和村级好人榜回廊。(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韩雪洁 马贺

吉林大地,广袤沃土,文明乡风劲起,美丽乡村入画。近年来,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坚持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15年,创建全国文明村镇32个、省级文明村镇361个。一个个文明村镇,犹如美丽的画卷,镶嵌在白山松水之间。

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培育文明乡风

我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从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出发,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活动。

强化宣传普及。各地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等载体进行传播普及,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心价值观普及教育网络。白山市以村镇领导干部为主讲,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百姓等社会各界代表人士走进“讲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价值观,弘扬正能量。辽源、吉林等地把宣传普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民主法制教育和农业科技教育等一系列培训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农民群众把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营造出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强化榜样引领。2013年以来,全省各地组织开展了“吉林好人引领风尚”主题实践活动。通化县结合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在广大乡村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好儿媳孝儿女”评选表彰和向基层寻找行业最美人物等活动,全县涌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吉林省道德模范两人、吉林好人14人,有近2000名农民荣登村镇“好人榜”。农民身边的这些典型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来”的身边榜样。

注重营造氛围。省内媒体实现全媒体、全栏目、全覆盖宣传核心价值观。全省各市、县电视台全部设立“好人发布厅”,定期发布重大典型、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农村好人占到25%的比例。同时,注重嘉许好人好事,帮助其提高发展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对生活特别困难和因病致残的好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好人爱心反哺机制在全省逐步建立完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我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改善农村面貌的大事、改善农民生活的实事,大力开展各种创建活动。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和改进对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明村镇的管理,实行动态管理,择优晋级,末位淘汰。抓好市、县级文明村镇的评比表彰。各市(州)党委政府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及诚信城市建设相结合,实施多城联创。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量化目标,分解实施,全面考核,持续推进。连续多年开展“建设新农村全省农民文明知识竞赛”活动,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农业科学技术等知识,有效提升了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深入开展“城乡共建”活动。今年初,在全省先后开展了四轮“城乡共建”活动的基础上,省文明办重点组织2013-2015年度121个省直省级文明单位与88个贫困村结对共建精神文明主题活动,目前已基本对接完成。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开展城乡共建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共计约2100家各级文明单位同贫困村镇开展了共建活动。

持续抓好星级文明户评比。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省各地都坚持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评比活动。长春市各乡(镇、街)、行政村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4000多户,五星级以上“文明户”30000多户,新风正气逐渐形成。通化市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与“三德”教育相结合,极大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优化人居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我省农村环境卫生,省文明办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以“清洁家园、美丽吉林”为主题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长春市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使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初步建立起了政府投资、村屯维护、村民参与三级联动的村屯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通化市积极抓住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机遇,对农村道路、河流、荒地、厕所、垃圾堆放点等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治理一处、彻底一处、干净一处、绿化一处、美化一处;吉林市在农民改水、改厕、改厩项目上加大投入,成效明显,涌现了不少美丽新村;梅河口市累计投入5亿元用于村屯环境整治和公路绿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延边州大力开展以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六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农村脏乱差的形象得到根本扭转,村民着装、饮食、生活习惯逐步向城市转变,文明卫生意识与城市居民逐步接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热情明显提高,农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多彩。“农民文化艺术节”“文化惠农直通车”“文艺志愿者送戏下乡”“红色电影进乡村”“图书下乡”等文化活动,让文化艺术走进农村,走进千家万户,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文化繁荣发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省仅“两节”期间就已组织送演出1150余场,送图书20000余册,送戏曲、电影3210场,送年画11200幅,送春联13000副,受益农民40万人次。

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有效提升。全省60%以上的乡镇都配备了文化站站长,建立了文化站目标管理责任制。行政村的文化大院实行专人专管,并给予相应经济补贴,有效调动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市(州)、县(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专家授课,开展远程教学,举办各类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培训班,不断提高文化骨干队伍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扶持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小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图书室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力度,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4年来,省文明办协调省财政累计拨付资金4810万元,为全省468个县级以上文明村建设文化广场提供了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资金超亿元,建设41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各市(州)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乡镇文化站、文体广场、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体活动场所,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推进“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增强农村凝聚力

建立起全省农村志愿服务网络框架。省文明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爱在村屯——吉林志愿者在行动”的意见》,对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开展“邻里守望”活动进行了整体部署。各县(区)、乡镇指导行政村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组建了村屯志愿服务队。

注重项目化配置和运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主要形成了关爱农村未成年人、农村残疾人、农村空巢老人和科技、环保、文化、急难险重等7个“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项目。白山市广泛开展了“留守儿童心灵看护行动”,以3709名留守儿童为对象,开展“三有”“三从”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程度弥补留守儿童的父母慈爱与家庭温暖缺失,使其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扶余市的“扶贫济困项目”,让1000多个农村贫困家庭得到关爱、重获新生;“爱心陪伴项目”,为中老年朋友交友、相亲提供平台,让孤寡老人得到亲情陪伴;“爱心房屋项目”,为30多个农村贫困家庭喜建了新居,送去了温暖;每年一届的“爱心大集项目”,通过志愿者开展的闲置物品爱心义卖活动,捐助农村贫困儿童近千人,深受农民欢迎。

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生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递了道德的力量,增强了乡村凝聚力,温暖了广大村民。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