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再现近3000年前周原 规模堪称当时“世界城市”

作者:冯国、巩军 来源:新华网
2016-11-29 15:19:54
分享

新华社西安11月29日电(记者冯国、巩军)我国首座国际化考古研究机构——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建成日前开放,为此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代商而建的周人在近3000年前把大批商遗民迁移到其发祥地,经过二三百年持续发展,在周原形成了“聚邑成都、两系一体”的大型都市,其规模在当时堪称“世界城市”。

世界范围内人类由石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之间,通常有一个青铜时代过渡,从而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青铜文明。尤其重要的是,青铜时代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中国文明,重点是商周时期,其中周人发祥地——陕西周原遗址的考古、研究与保护成为世界性学术,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近年来一直着力于周原考古的北京大学教授雷兴山说,几十年的周原考古与研究发现,周人灭商后曾迁移大批商遗民来周原居住,在共同生产生活中把周原的都市发展起来。从规模来看,到西周中晚期时,周原的城市规模已近30平方公里,其北拥有迄今最大规模的墓地,其最东边也有南方来人群的墓地,作坊、居址与墓葬等功能分区十分明显,而其规模从全球同期城市来看最大,堪称“世界城市”。

实际上,周人灭商后迁移商遗民的证据在文献和考古方面都得到证明。专家认为,此前周原一直出土拥有族徽的青铜器,一般认为这是商人或商遗民的标志,譬如微氏家族就以青铜窖藏闻名遐迩。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进而发现,商遗民的墓地与周系人群的墓地多数存在着明显分区,譬如姚家墓地的北区为周系人群,其墓葬规格明显高于南区商遗民,其青铜器、玉器、棺椁等明显比南区商遗民墓葬的陶器等贵重一些,而南区商遗民的腰坑、殉狗、殉人等则在北区周人墓葬中不会存在。

商遗民为何拥有与周人分区而葬的地位?专家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迁移来的商人主要是富贵家族或手工业者,在当时都属于战略性资源,其拥有的技术堪称当时的高新科技,对于青铜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步统计,周原遗址目前已出土各类文物38000余件,其中鼎、簋、鬲、觥、尊、盘、豆、罐等青铜器物3000多件,商周青铜器1000多件,各类陶器1万余件,西周甲骨2万多片,有字甲骨290多片约900多字,堪称青铜文明的字典。

为进一步研究和弘扬周原文化遗产价值,经3年建成的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日前正式开放,将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展开多元视角的研究提供国际化平台。

陕西宝鸡周原博物馆馆长张亚炜说,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位于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其开放吸引了夏商周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等来自全国和海外的著名考古专家和各类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周原博物馆已签订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周原遗址是西周时期周朝的都邑聚落之一,是西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总投资7255万元,是一个集文物资料整理、标本安全保管、科研、教学、展览、公共文化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研究基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