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民众,同安吕厝“送王船”

作者:钱玲玲 来源:台海网
2016-11-29 08:20:50
分享

十万民众,同安吕厝“送王船”


◆昨日4时许“王船”被点燃

十万民众,同安吕厝“送王船”

十万民众,同安吕厝“送王船”
▲十万民众送王船

十万民众,同安吕厝“送王船”


▲踩街队伍

  昨日凌晨,厦门同安吕厝社区锣鼓喧天、礼花绽放,数十名壮汉合力推着一艘精美的“王船”,送往同安湾海边。
  四面八方的民众竞相赶来,一路护送。4时许,“王船”被点燃,四年一度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盛典圆满落下帷幕。
  11月26日上午,2016年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暨厦门送王船文化节开幕式在吕厝华藏庵举行,活动持续到27日凌晨结束,参与民众达十万人。据悉,中国与马来西亚拟联合将“送王船”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四年一回 已延续600多年
  在同安吕厝华藏庵,每逢农历鼠、龙、猴年都要举行“迎王”和“送王”民俗活动,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11月2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吕厝社区的鞭炮声就唤醒了十里八乡的民众。这天是吕厝华藏庵第151届“送王船”的日子,四年才有一次。
  上午8点左右,由90支代表队数千人组成的踩街队伍浩浩荡荡出发,绕行何厝、西福路,经西柯街,最后回到华藏庵广场。在踩街队伍中,车鼓弄、宋江阵、腰鼓队、歌仔戏、南音等各式各样的闽南文化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导报记者了解到,本次“送王船”活动参与民众达十万人,规模为历届最大。开幕式结束之后,在华藏庵前,吕厝华藏庵和马来西亚勇全殿各派出主祭,共祭王船。
今年“王船” 为历届以来最大
  华藏庵管委会主任吕笃卿告诉导报记者,今年的“王船”是吕厝村史上最大的,长14米多、宽3米多,挂上帆之后高度可达8米。
  71岁的陈亚胜是“王船”的造船师傅,前天上午,他专程赶到祭典现场,亲手为“王船”挂上了帆。这艘船,是陈亚胜带着另外两位师傅,花了大约2个月时间纯手工打造的,用的是杉木和樟木,按照同安梭船样式建造,并加入了很多艺术元素。
  “千百年来,同安帆船都是用木头做的,‘王爷’坐的王船也是如此,渔民将帆船作为生产工具,渔船和渔民命运相连。”陈亚胜说。陈亚胜是丙洲人,16岁开始造船,至今已经参加了5次造“王船”。

专家解读
台湾无形资产专家林茂贤:
这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源
  王爷信仰是华人社会共同的民间信仰。早期,“送王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水送走,叫游地河;一种是用火焚烧,叫游天河。很有趣的是,大陆送王,王船就会随风漂到台湾。台湾很多庙宇所收到的王船,都是从福建沿海地区送出去的。后来,台湾的很多王爷都在福建找到了“家”。这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根源,通过强化两岸的民间往来,可以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
联系海外侨胞的文化纽带
  “文化搭台民心通,一带一路王船开”。吕厝“送王船”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到马来西亚等地,已经成为我们联系海外侨胞的重要文化纽带之一。现在中马正在着手联合申报人类“非遗”,若申报成功,可以进一步提高“送王船”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深化联系台胞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利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去。

新闻链接
“送王船 ”不是封建迷信 中马联手申报人类“非遗”
  “送王船”又称“烧王船”,是沿海渔港、渔村古老的传统民俗。明清时期,随着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该民俗也传到了台湾和南洋。
  2011年,“闽台送王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藏庵成为“闽台送王船”传习单位。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送王船”活动的记载。2013年,马六甲万怡勇全殿的“送王船”习俗也被列为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1月,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政府对华特使、拿督威拉颜天禄拜会厦门市相关部门,双方初步达成了积极推动中马联合申报“送王船”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意向,厦门市相关部门已着手开展前期的研究工作。此次,马来西亚也派出77人的代表团,来同安吕厝参加“送王船”活动。
海内外专家聚厦 研讨观摩同安“送王船”
  由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指导、厦门市文广新局和民盟厦门市委联合举办的“共同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厦门举行。
  会议围绕文化生态区建设工作及“送王船”习俗展开研讨。来自马来西亚、台湾地区、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并观摩了同安吕厝“送王船”祭典,深入了解闽南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