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正在挥毫泼墨 龚文豹 摄
似乎在一夜之间,五百年前的王阳明先生迎来了一大批粉丝。在这波阳明文化传播热潮中,阳明学研究者走出书斋为世人传道,商人们忙着参加阳明心学读书会,各地的主政者也开始大手笔谋划阳明文化资源的开发项目。
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为什么会同时被阳明先生所吸引?一座城市,怎样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阳明文化开发模式?当一位五百年前的先贤进入现代舆论场时,大家到底在谈些什么?
18天,我们沿着阳明先生的足迹,横跨黔浙赣湘四省,行走了6228公里来“发现”阳明。这位旷世大儒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如何继承和发扬阳明文化遗产?依旧长路漫漫。
A:阳明心学思想 可以活学活用
“回头想想,我是该感谢雷山的孩子。”余姚商人姚国祥,经营着一家年利润超2亿元的电子厂,以前和朋友打麻将,一晚上输出去两三万也不怎么心疼。六年前,他到贵州雷山,看见当地的娃娃还住在漏风的木板房里,他就感觉“特别不是滋味,打牌输那么多真不应该”。
“好像良知的开关,那一下就按下了”——参加阳明心学研修班,听老师讲解“致良知”,姚国祥明白过来,原来在雷山的那种感觉,其实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
“现在做事挣钱,感觉更有意义了。”捐建完希望小学,姚国祥每年又追加数十万元捐款。另一位身家过亿的商人,在宁波参加以阳明心学为基础的研修班后,去机场做起了义工,免费接送乘客。
阳明心学就这样以良知为纽带,迎来了一大批信奉者。就连对心学不甚了解的普通民众,都开始对阳明先生感兴趣。
“知行之旅·发现阳明”沿途录制的阳明故事视频,在网上点击量已达数百万。制作者最初都没想到,一段关于稽山书院的讲解视频,能在半小时内收获五千多点击量。
在阳明先生的故乡余姚,一家互联网公司研发的王阳明高仿真机器人,持笔写下“知行合一”四字,顺利晋升机器人大会上的“第一网红”。可能阳明先生自己也没能料到,自己会以这种前沿又时尚的面目出现,和五百年后的年轻人对话。
“阳明心学是老百姓的哲学。”赣南师范大学教授、理学研究所所长周建华说,“致良知”就是要求大家有道德、有理想,而“知行合一”恰好就是当下最热的工匠精神。周建华表示,即便过了五百年,王阳明的思想依然接地气,老百姓可以活学活用,能在民间火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B:阳明过化之城 重塑文化地标
各地的主政者,比民间更早感知到这波“阳明热”。
“没有阳明先生,贵州文化的发展不知要延缓多少年。”贵州省阳明学会副秘书长张明说,王阳明对贵州文化影响极为深远,贵州大学、甲秀楼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都和王阳明有关。
在阳明文化根基深厚的贵州,弘扬发展阳明文化恰逢其时。
实际上,现在在贵阳,“游中国数谷,悟阳明文化”已经成为新的广告口号。更早之前,在2008年,贵阳市委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贵阳之外,每座“阳明过化之城”,都想深度挖掘阳明与城市的渊源,再塑一个文化地标。
在江西赣州,一位资深阳明研究学者,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到了二十来场面向党政机关的讲座邀约。从“王阳明与创意文化产业开发”,到“王阳明的为官之道”,讲座内容无所不包。
在阳明生前曾执政或讲学的城市里,至少有三地,已建成或正在筹建“国际阳明研究中心”。
“以前五年十年才有一场较大规模的王阳明研讨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回忆,二十多年前自己刚开始研究王阳明时,阳明学研讨会数量还不多。以浙江为例,一般都是为纪念阳明诞辰,隔三五年才举办一次规格较高的研讨会。今年仅十月,吴光先生就参与了杭州、宁波、南昌、贵阳四地五场研讨会,并且规模都不小。
即便是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也开始意识到阳明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谋划着打好阳明牌。在绍兴,荒废数百年的稽山书院旧址上,专家们已经开始开展前期调研规划。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邓洪波认为,在经济高速发展多年之后,官方和民间都需要重新建构价值体系,各地的阳明热,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找回文化自信,传统和现代,都不能缺。”邓洪波教授说,当下一座城市要传承阳明文化,落到实处,还是要学习阳明先生的良知与担当精神。无论政界、学术界还是商界,均同此理。
C:开发阳明资源 需要客观冷静
时代需要王阳明,但仅仅只有王阳明是不够的。到底怎么开发阳明资源,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每座城市都在摸索。
88岁的章亦平见证了国内最早一拨城市的阳明文化热。1980年代,章亦平在余姚分管科教文卫工作。其时,余姚是国内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县级市。由于之前中日交流中断多年,刚一开放,为王阳明而来的日本寻访团引发第一波“阳明热”。
“推广阳明文化,首先自己要懂阳明,学阳明。”章亦平回忆,当年接待任务较重,白天忙接待,晚上自己就抓紧时间研究王阳明。
1989年,章亦平参与组织了国内首拨“王阳明足迹考察”活动。当年条件很苦,有一段路,大家在绿皮火车上站了整整一天一夜。余姚还在国内率先以阳明命名街道、学校等,推广阳明文化。
深耕细作近30年之后,“阳明故里”的名声叫响了,余姚才成为阳明文化研究与交流的重镇。余姚一位阳明研究者到日本去交流,很多日本学者特地来“围观”——“说是阳明先生家乡的人来了,都来看看!”
对于现在这波新的城市“阳明文化热”,章亦平建议:“学阳明,最应该学的就是良知,千万不能做表面功夫。”
吴光先生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王阳明的学者之一。面对当下的“阳明文化热”,他也提醒大家,各地在推广阳明文化弘扬阳明精神时,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吴光先生认为,现在社会各界都开始学习王阳明,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提倡“知良知,行良知”,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冷静、科学地看待王阳明,不能一味拔高,误以为王阳明可以包打天下。“时代需要王阳明,但只有王阳明是不够的,不应也不可能独尊王阳明。”
吴光先生还是黔浙文化合作论坛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建议,贵阳发展阳明文化,可立足地方特色,深入挖掘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内涵,在扎扎实实做好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再面向大众推广阳明文化,使王阳明的道德人文精神、知行合一精神、多元包容精神、力行实践精神、明德亲民精神真正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