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之源 泽润黔中大地

来源:贵阳晚报
2016-10-25 16:17:02
分享

阳明心学之源 泽润黔中大地

  修文阳明洞,王阳明当年在此悟道

阳明心学之源 泽润黔中大地

  贵阳市市府路附近的文明书院旧址

阳明心学之源 泽润黔中大地

  君子亭为纪念阳明而修建

小径、石阶、古树、幽洞……第一次来到龙场龙岗山时,王阳明的心中充满了安慰。被贬至龙场,生活艰难困顿、前途飘渺无望。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排解抑郁、破除心结,静心悟道,而位于龙岗山山腰的天然洞穴,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在这里,王阳明一住便是三年。小小的石室成就了王阳明、改变了贵州、影响了世界——他在此悟道,奠定了王学基石;创办龙岗书院广招门徒,他广播“知行合一”淳朴哲学;对百姓施以教化,他激活了贵州文脉,让人文之花在高原一隅绚丽绽放。

随着“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回归贵州,我们将共同寻访王阳明在黔中的足迹,发现王学一脉传千古背后的原因。

A:贬谪修文龙场 创立阳明心学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落到贵州修文龙场。

“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芜的龙场,王阳明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失落感。”贵州省阳明学学会副秘书长张明说,当时的龙场是化外之地。在这里,王阳明举目无亲、衣食无着,甚至语言不通。冤屈无处申诉、人生前途渺渺。对于当时的王阳明而言,悲愤忧思难以排解,人生只有在长啸、悲歌、吟诗、诙笑中度过。

“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了王阳明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生活的希望。”修文县史志办主任胡光胤说,龙场百姓为王阳明送来了米粮、帮他结庐居住,甚至帮他赶跑了前来寻衅滋事的恶吏……

在龙场生活的时间久了,王阳明惊奇地发现,自己虽然身居荒野,可平时面对的却是内心善良的圣人,为何如此,王阳明苦苦思考。

直到一天夜里,王阳明在睡梦中“大彻大悟”。据《王阳明年谱》记载,在龙场期间,他“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格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

“这正是阳明心学的起点。”张明表示,龙场悟道奠定了王学的基石,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之火。

B:开展书院讲学 弟子四方云集

龙场悟道,标志着学术史上“王学”的诞生,而王学的传播则开始于龙岗书院的讲学,其教习方法则是刚刚发明的“知行合一”之说。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旋即在贵州展开书院讲学活动。他在龙场修建的龙岗书院,主要面向当地的苗族弟子讲授心学。

据清代学者田雯《黔书·阳明书院碑记》中说:“先生之学,以谪官而成,先生之道,其方由龙场而跻于圣贤之域也耶?当日坐拥皋比,讲习不辍,黔之闻风来学者,卉衣駃舌之徒,雍雍济济,周旋门庭。”

可以说,龙岗书院的设立,不但开创了修文书院教育的先河,更使贵阳成为明代贵州教育的一大圣地。“当时贵州以及省外士子前来听课者达数百人。贵阳陈文学、汤冔、叶梧等前往就学于门下。”张明说,阳明的盛名甚至吸引到湖南、四川、云南的学生前来求教。

随着王阳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遣使问候,表达崇敬之情。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席书两次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最终,王阳明接受席书邀请,主讲于贵阳“文明书院”。

曾经的文明书院,就在今天的市府路,虽然书院旧址早已湮没,但是行走于此,似乎还能隐约听到当年朗朗的读书声——“诸生环而观听者以百数,自是贵州人士始知有心性之学”。

王阳明在贵州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年,但他的悟道和书院讲学活动,却是贵州史上第一次破天荒的大规模学术活动——不仅为贵州播下了心学的种子,而且也揭开了贵州持久的书院讲学活动的序幕。

C:遗风惠泽后世 开创贵州学风

在贵州期间,王阳明写下了两篇旷世名作,一篇是千古不灭的《瘗旅文》,另一篇是《象祠记》。《象祠记》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所托而写,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字里行间展现着“致良知”的思想。而其写下的《教条示龙场诸生》、《龙场诸生问答》,则明确提出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院规,最终成为贵州书院讲学运动的旗帜和指针。

“从宋朝至王阳明抵达龙场之时,贵州共出举人300余名。王阳明离开贵州后至明朝结束,因书院大兴,贵州共出举人1300余人。”张明说,王阳明教化黔中,是当之无愧的“黔学之祖”,开创了贵州全新的学风、民风。

正德四年岁末(1510年初),王阳明升任江西庐陵知县。为了饯别王阳明,贵州弟子于大风雪中将他送至龙里。

行至镇远邸店后,王阳明特地作《镇远旅邸书札》,嘱咐贵州弟子管理书院,勉励“努力进修,以俟后会”。王阳明在这篇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则成为黔中王门第一代弟子,为王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不懈的力量。

为了纪念这位巨儒,黔中百姓走进书院,不祭拜孔子,而是祭拜王阳明。贵阳还先后在阳明洞、扶风山建起了王文成公祠,以此缅怀先贤。

“修文是心学的起源地,贵阳应该借助这一先天优势,在研习阳明文化方面久久为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应有的力量。”张明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