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崆峒区,无论是您置身于城市街区还是乡村院落,都能处处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古丝绸之路商埠重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崆峒区抢抓机遇,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软实力”锻造出发展“硬功夫”。
文化设施覆盖城乡。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崆峒区一手抓“强身健体”的城市文化阵地建设,一手抓“固本强基”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通过构建“文化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文化硕果惠及城乡。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南山公园体育健身中心,看到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以前,大家的娱乐就是搓麻将,现在天天都要来这里‘报个到’,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 从平凉二轻公司退休的王大爷告诉记者,现在南山公园体育健身中心已成为市民们休闲健身活动的好地方。
每逢夜幕降临,崆峒区白水镇大陈村的村民们便会三五成群前往“文化乐园”健身锻炼、跳舞下棋……“我们村上的‘乡村舞台’最近刚刚建成,也成立了文艺队跳广场舞,天天都来跳舞,感觉特别好!”大陈村舞蹈队领队邓小宁说。
文化惠民的阳光,照耀着城乡。该区先后投入1.14亿元,实施了区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成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乡镇(社区)体育中心、54个体育健身站点,在143个行政村建成硬化标准篮球场,建成“乡村舞台”197个,组建自乐班、刺绣队、健身队等民间文化社团200多个,发展社员4000多人。
基层文化繁荣发展。舞台搭建起来了,文化活动如何保障?该区让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向社区传递、向农村辐射。每年组织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送文化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300多场,引导文化社团举办春官擂台、社火表演等民俗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华美的舞台,余音绕梁的乐曲、璀璨的灯光、细腻传神的唱腔……10月9日晚,崆峒区庆祝建国67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业余秦腔演唱大赛落下帷幕,15名业余选手亮相崆峒大剧院,为观众送上了一台丰盛的秦腔盛宴。让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由观众变成演员,这样的活动年年都要举办好几场。
同时,该区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连续举办了崆峒养生文化旅游节、“环湖赛”平凉赛段、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崆峒山赛等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系列节庆赛事活动,吸引八方宾朋来崆峒观光旅游,探寻崆峒道源文化和养生文化的魅力。
在崆峒山中台、广成驿站,崆峒笑谈民俗展演已经成为常态化演出,《王婆骂鸡》、《瞎子看戏》、《闹老爷》等经典剧目,还有实景舞台剧《忆画崆峒》,不仅让全国各地游客领略了崆峒深厚的地域文化,也让城乡群众过足了戏瘾。
该区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创排了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文艺精品,完成了纪录电影《大崆峒》、大型秦腔历史剧《丝路崆峒》等剧目的编排播出,出版发行了《崆峒区志》、《崆峒金石录》等文献资料,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文化产业迸发活力。平凉鼎盛网络传媒有限公司以崆峒山道教文化为依托打造的网页游戏《崆峒传奇》深受玩家喜爱,广成子问道的传说、崆峒山各个景点的来历都融入了游戏当中,使玩家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崆峒山的历史和文化。
“科技创新让我们民营企业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在我们科技园区,每年都有新的研发产品上线。”公司董事长杨长斌告诉记者。平凉鼎盛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是平凉市第一家高科技网络公司,如今,已经开发4款游戏和1款电子商务投融资平台“找资金网”。其中游戏《暗月》已在腾讯平台上线,大型网页游戏《崆峒传奇》预计12月正式上线运营。
该区按照全国、全省“一路一带”、文化大省建设等发展思路,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崆峒特色文化为主题,全面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45”计划和“文化+”战略,以重大文化项目为支撑,积极培育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新文化业态,重点实施了平凉原生态体验区、崆峒生态旅游度假山庄、平凉丝路数字文化创意园等项目66项,已完成投资17.5亿元。
崆峒区全力打造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文化引擎,完成了秦剧团改制,发展培育骨干文化企业18家,建成了数字影城3家,建成崆峒古镇、隍庙等重点文化集市25个,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5%以上。截止2015年底,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2.51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0.28亿元,文化单位机构数228个,从业人数5405人。(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