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关扶持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2015年,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昆明海关定点扶贫工作挂钩点从普洱市孟连县调整到了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昆明海关“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勐腊县政府协商,确定勐满镇为海关挂钩扶贫点。2015年12月,勐腊海关关员陈思云走马上任,挂职勐满镇任副镇长,主要工作就是扶贫。
陈思云戴副眼镜,文质彬彬,个子不高心气却很高。一上任,他坐不住,开始向当地的干部了解情况。他和勐满村委会主任岩坎囡去当地哈尼族寨子哥三府走访,路经一家贫困户,房屋的墙是用破开的竹篾围成的,没有半点御寒的功能,两根倾斜角度很大的木棍支撑着破旧的房檐,进屋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碰到木棍弄塌了房屋,屋内更是家徒四壁,唯一的电器也就是一台电饭煲,种种滋味涌上心头。户主叫哦送,几年前妻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现在只有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与他相依为命。走访结束之后,他主动向镇党委政府请缨,让哦送作为他的帮扶对象,两个人就此结队成了“亲戚”。
陈思云在贫困户建房现场了解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和当地干部介绍情况,发现贫困户致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加之现阶段橡胶市场价格不景气,造成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民观念陈旧,难找致富门路。由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三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生产效益难以提高。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陈思云通过昆明海关协调,争取到价值9.54余万元的御寒衣物,及时分发到有需求的贫困群众手中,以解一时之忧。他时时刻刻想着的是,哥三府的贫困群众什么时候才能住上新房、开展产业。
牵挂着乡亲们,他去县扶贫办的次数更勤了,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能将哥三府列入到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的盘子中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哥三府成为了县里为数不多的易地扶贫搬迁点,配套政策是贫困户有4万元建房补助,以及最长20年、最高6万元的无息建房贷款。政策一出,哥三府贫困群众欣喜不已。没多久,村民们都顺利拿到了建房贷款,新居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始了。他白天忙完事务工作,夜里利用大学时的工程学知识挑灯夜战、审建房图纸,数易其稿,开工后几乎将家安在了寨子里,每天都泡在哥三府工地监督施工,哦送家浇筑屋顶那天,他硬是爬上数米高的脚手架监督浇筑。他说,这是哦送兄弟的保命房,一钉一卯都马虎不得!乔迁那天,哦送紧紧握住他的手,热泪盈眶:“以前不敢想,我这辈子还能住这样好的房子!”
安家立业,新房是有了,做点什么能增加收入呢?哥三府哈尼族同胞们历来有饲养生猪的传统,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猪舍,这就是现成的基础条件。他组织召开村民“一事一议”会议,认真听取村民关于发展生猪养殖的看法、意见及建议,寨子里多数人对发展生猪养殖还是支持的,同时,也有村民担心科学饲养及疾病防疫方面的能力不足,存在饲养风险,还有就是生猪出栏时没市场,可能存在滞销。为了打消这些顾虑,他先从兽医站请来专家,为哥三府村民实地讲解生猪科学饲养及疾病防疫方面的知识,又把镇里有实力的生猪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约来洽谈,商定“合作社+农户”的具体模式,以期规避市场风险。准备就绪后,他向昆明海关递交了《关于哥三府发展生猪养殖的报告》,没多久,批复下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10万元扶持资金。如今,哥三府村民饲养的猪膘肥体壮,就等着合作社来收购了。
近年来,昆明海关多措并举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制订精准扶贫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扶贫,7名厅级、46名处级干部“一对一”挂钩72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同时,用好用活地方政策,帮助9户贫困户筹集建房贷款54万元,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聚焦产业发展脱贫,开展割胶技术培训1期65人次。截至目前,72户贫困户已脱贫44户,各项工作正积极稳步推进中。(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