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长影电影《老阿姨》喜获第十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评委会特别奖,这是该部影片自上映以来获得的首个电影节奖项,为正在紧锣密鼓誓师振兴主业、重振辉煌的长影拿下开门红。作为主旋律题材电影,该片以全国道德模范、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为原型,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庆祝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票房收入已超过1100万元,成为“既赢得市场又赢得人心”的电影佳作。
时间回溯。今年上半年,长影出品的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我的二哥二嫂》和历史题材大戏《少帅》先后在央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山东卫视以及全网络热播,引发收视高潮,《少帅》还成为近年来开年电视剧的收视高峰。
长影集团电影创作生产之路正是两年来吉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实施“双赢”工程,踏“高原”、攀“高峰”,扎实推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生动缩影。
坚持“双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如春天新雷,催发了吉林省文艺创作的万紫千红。2015年,我省提出并强力推进文艺创作“双赢”工程,提升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原创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力争赢得导向的同时赢得市场,最终达到赢得人心、赢得群众,树立吉林文化自信,打造吉林文艺创作的一座座“高峰”,以此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双赢”工程的持续发力,使我省在影视、文学、舞台艺术、美术、摄影等众多艺术门类上精品频现、佳作频出。
继《我的二哥二嫂》和《少帅》热播之后,农村励志剧《女人的天空》在2016年3月先后登陆央视8套和1套。该剧由当红青年演员蒋欣、王凯领衔主演,将镜头聚焦当今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大潮,讲述了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凭借智慧与勤奋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励志故事。倡导环保、励志商战的时尚元素、极具生活气息的故事情节,使该剧受到观众热捧。
即将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纪录片《科恩眼里的中国》,以85岁高龄的美国记者科恩的视角观察中国58年来的沧桑巨变,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的方式,在业内产生强烈反响。大型文献纪录片《铁蹄下的东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点作品。吉剧电影《大唐女巡按》获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戏曲片奖。
长影集团持续向主业发力。投资过亿的长影电影《康巴之心》将于本月在四川藏区正式开机,《保密局的枪声》《冰山上的来客》等经典影片重拍和《永恒的瞬间》《水晶争夺战》等一批影视项目都正在紧张推进中。省影视剧集团参与制作、李幼斌等著名演员参演的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王初一和刘十五》《九九》,将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与广大观众见面。
在“吉剧振兴”工程的推动下,两年来我省20多个艺术表演团体新创排了《站醒台》《狼妻》《吴亚琴》等17台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大型吉剧和《方圆之间》《辣妹卖桃》等15台小戏。2015年12月,我省成功在京举办了吉林省优秀剧目展演,受到首都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结集出版了13卷本《吉剧集成》和17卷本《吉林二人转集成》。吉剧《焦裕禄》在吉林、海南巡回演出,票房收入超过1000多万元,取得两个效益双丰收。省吉剧团创作的反映我省全国“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的现实题材吉剧《尊严》《宝贝回家》正在紧张排练中,即将公演。可谓剧兴人气儿旺。此外,小剧场话剧《南门客栈》等面向社会巡演,赢得各界一致好评。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正角逐第十五届“文华奖”,小品《买爹》成为第十七届“群星奖”全国二十部参选作品之一。
纪念建党9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光荣与梦想》,巧妙地融合了歌舞、朗诵、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将我党95年的光辉历程精彩呈现。中国朝鲜族舞剧《阿里郎花》演绎了朝鲜族舞蹈家从解放前到现在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该剧入选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演出,一票难求。跌宕起伏的情节,曲折波澜的感情,令观众如醉如痴,好评如潮,最终该剧拿到了金奖。京剧《杨靖宇》“主题好,宣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编剧好,选取了杨靖宇烈士最为感人最为艰苦也最为辉煌的一段事迹;唱腔设计好,既唱出了英雄气概,又唱出了京剧的韵味;演得好,展示了吉林省京剧团的实力和水平”,该剧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得到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著名作家任林举继报告文学《粮道》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后,又创作出另一篇粮食题材的报告文学《贡米》,在《中国作家》全文发表。作品在保持一贯的深邃、深刻风格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故事性和可读性,全景、立体地展现了“贡米”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金仁顺的短篇小说《纪念我的朋友金枝》在《人民文学》发表,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叫金枝的姑娘的情感故事,塑造了一个时尚女性形象,浓缩了作者对爱情与道德、个人与他人、本真与变异等一系列悖论式难题的思考。我省多名作家还频频斩获冰心散文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国内重要文学奖项。
关注新文艺群体,文艺创作队伍展现新气象
赢得市场必须赢得新兴网络市场,赢得人心更要赢得数以亿计的广大网民,才能不断让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思。我省在不断加强传统文艺形态创作生产的同时,大力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
当下正火热开展的首届东北亚微电影节,为吉林文艺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截至10月中旬,微电影节组委会已收到参赛作品近2000部,包括科幻、爱情、公益等多种题材,冯小刚、余文乐、陈龙、杨童舒、李宗翰等演艺界知名人士倾情加盟,在全国打响了吉林微电影的文化品牌。
日前成立的“吉林省网络文学委员会”,旨在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快速发展。我省网络作家队伍实力不俗,可谓卧虎藏龙。作家王超从事网络文学创作十余载,创作作品20余部,很多作品出版了实体书,被列入2015年度全国作家富豪榜前十。网络作家李泳群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品,并担任电影《何以笙箫默》的编剧。吉振宇、于志阔、韩子龙等多位网络作家在网上网下备受关注、创作后劲十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文艺。”在坚持创作文艺精品的同时,我省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态势蔚然成风。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基层、接地气、搞创作、送文化,让2700多万吉林人民共享文艺繁荣发展成果。
作为文化惠民的品牌活动,从2014年起,吉林省市民文化节和农民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三届,省、市、县三级联动,在全省范围内同步开展,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同乐。市民文化节以“温馨都市·多彩生活”为主题,每年从6月到9月,1000多项文化活动在全省各地城镇次第开展。欣赏音乐会、观看戏剧演出、参加各式各样的书画展摄影展、走进电影院等,成为广大市民新的休闲习惯,渐成气候的文化消费市场在市民文化节的影响下正在快速发育和壮大。
扎根黑土地的农民文化节发力精准文化扶贫,眼往下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以“送文化”“种文化”为主要内容,直接为文化资源匮乏地区送上品质一流、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了文化欢乐农家、文化筑梦乡村。仅2016年第三届吉林省农民文化节期间,全省县级以上文化单位在省级贫困村送文艺演出700多场,送戏2000多场,送电影4万多场,送图书60余万册,极大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文化素养。
随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持续开展,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正把目光和笔触聚焦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探向火热的现实生活,以饱满的创作激情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推动吉林文艺从“高原”向“高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