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理县羌民举行白石祭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9月20日,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举行羌民的传统祭祀活动:“俄比且迪”(白石祭)
9月20日,农历八月初八。阵阵羊皮鼓点敲醒了叠翠的山峦,悠扬的唢呐声拨开了缭绕的薄雾,羌族传统民俗活动“俄比且迪”(白石祭)在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进行。
凌晨6点,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的村民便身穿羌族特色服饰,带上祭祀用品,齐聚海拔3550米的白空寺。在羌族老者的带领下,人们敲起羊皮鼓,吹响唢呐,点燃香柏枝,敬上美酒,祭祀白石神灵,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平安吉祥。
俄比且迪(白石祭)是通化乡西山村羌民的传统祭祀活动,以祭祀羌族的白石神为主。羌族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的民族,所谓“万物有灵,白石为表”,白石是羌人心灵诸神的代表。而通化乡西山村天盆山顶的白空寺是羌人白石崇拜的始祖地,是羌民族地区唯一一座供奉自然白石的寺庙,它供奉着三尊自然白石——“白曦曦”、“白郎郎”、“白哈哈”。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和八月初八,羌人都会在这里开展俄比且迪(白石祭)活动,祈福纳吉,更是寄托着羌民族对白石的无比崇拜和敬畏。
祭祀活动结束后,村民把圣火传到山腰的一块平地上,以田野为舞台,以山峦为背景,以苍穹为幕布,跳起了羊皮鼓舞、莎朗舞,表演当地传统魔术、体育等民俗活动,全景展示了羌族祭祀、农作、生活等场景,让原生态古羌文化与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堪比一场“羌山印象”大型实景演出。
理县阿尔格古羌文化协会会长、西山村村民杨开富介绍,羌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传说羌族在迁徒途中,受到魔兵追击,伤亡惨重,眼看全族面临覆灭的危急关头,天神阿爸木比塔从天空扔下三块白石,白石落地,变成三座大山,挡住魔兵追击之路,使羌人化险为夷,安居乐业,繁衍子孙。后来羌人崇拜的天神、地神、山神、寨神和自然界一切神祗,都融入代表天神的“白石”崇拜中。
“我们的祭祀活动是表达对白石神和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每年八月初八,庄稼的长势是看得见的,丰收在即,我们羌民就会祭祀白石表达感谢。”杨开富说。
据悉,阿坝州理县通化乡的西山村和汶山村都是该州委宣传部的“挂包帮”定点村,由州委宣传部、州农行、州联通公司“一对多”进行帮扶,立足两村的实际情况,重点挖掘发展羌民族文化产业,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解决贫困因素,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
记者了解到,西山村和汶山村都是典型的古羌民族聚居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为保存和发扬古羌民族文化,阿坝州组织人员多次到西山白空寺和汶山禹王庙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实地调查、听取老百姓口述和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拍摄了《汶山禹文化》、《西山白石祭》两部文化宣传纪实片。同时还采购唢呐解决了阿格尔古羌文化协会的燃眉之急,并深挖山歌、锅庄、舞蹈等古羌文化。
“白石崇拜在我国西部以羌族最为代表,”在当天下午于西山村举行的白石文化研讨会上,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教授李祥林表示,“西山的白石崇拜民俗文化拿到全国乃至世界平台上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他同时表示,此项文化的展示与传承不应仅局限在阿坝州,要积极申报非物质文物遗产进行保护。
而以当日举办的白石祭为标志,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在阿坝州理县拉开序幕,主题为“多彩理县情,欢乐吉祥谷”的旅游节将持续到12月份。
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村民欢迎客人的到来
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村民在祭祀前展示纺线
在羌族老者的带领下,阿坝州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村民进行祭祀
热门推荐
更多>-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
-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