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审计:全国首创的“资溪样本”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8月2日,抚州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加快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绘就美丽抚州。作为生态大县的资溪,12年来坚持推行的“生态审计”模式广受社会各界关注,被誉为“在全国都有影响的资溪样本”。
2003年,地处赣东边陲的山区小县资溪,推出全国第一部“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制”,引发多方关注。当“生态审计”在全国逐步推广之际,拥有“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等8项国家级生态桂冠的资溪,再次声名鹊起。
探寻资溪“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生态审计”是其核心所在。早在2002年,资溪就在全省所有县区中第一个作出了“生态立县”的决策。2003年6月,全省第一部“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制”在资溪实施。2005年,资溪把“生态立县”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选定在领导干部“生态审计”上,完善原先推行的“生态审计”制度后,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办法》,对各单位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实行“生态审计”,将森林覆盖率、水质标准、空气负氧离子等38项指标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一任接着一任干。12年来,传好“生态接力棒”,成为历届资溪县领导班子交接的首要任务。2013年,资溪再次完善、细化考核项目和标准,对所有乡(镇、场)和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实行两年一考核、离任再审计,对其中审计不过关的干部实行严格问责,构建完善的“生态审计”体系。近年来,该县有30名干部因生态保护成绩出色得到提拔重用,也有18名干部因审计结果不达标而分别受到免职、降级等处罚。
“生态审计”深入推进,“纯净资溪”呼之欲出。近年来,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资溪又把对领导干部的“生态审计”变成对单位和部门的要求。为配合“生态审计”的不断深化,资溪主动与中科院、国家林业局、浙江大学开展了负氧离子、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等多项科研合作,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并派出1000多名干部参加生态知识培训,着力培养“生态型”干部。
呵护生态环境,拒绝污染项目。近年来,资溪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把项目准入关,对能耗高、效益低、污染大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据统计,近三年该县婉拒的工业污染项目几十个,投资额近300亿元。与此同时,该县狠抓生态产业发展升级,形成产业优势。如今,生态旅游、有机农业、有机中药等绿色产业风生水起,全县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近20万亩,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13个农产品通过农业部有机食品认证。去年,该县有机农业实现产值超3亿元;今年1至6月,接待境内外游客1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0亿元,生态经济成为资溪人珍爱自然的丰厚回报。
“生态花”喜结“绿色果”。如今,资溪森林覆盖率达87.3%,境内16个景区和保护区的检测结果表明,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达36万个单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列中部586个县(市、区)第一位,全国第七位,已跻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十佳绿色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