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海绵城市建设 二环南路蓄水能力达9000立方米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济南海绵城市示范区内道路交通系统的7个项目中,在建的二环南路、旅游路西段、舜世路二期海绵建设成效初显。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顺河高架南延(一期)、领秀城道路以及处于设计阶段的土屋路西段、玉兴路南段,也都融入不少海绵建设理念,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二环南路
告别高架“瀑布”桥面雨水纳入220个收水箱
二环南路是2013年开工建设的重点市政工程,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部于年初进行调整,计划年底与道路工程同步完成海绵城市建设。
降雨时,高架桥面雨水往往通过侧面排水口直排桥下,形成高架“瀑布”,不仅对交通带来不便,还造成雨水资源浪费。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二环南路将在桥下的下沉式中央绿化带安装约220个收水箱,收集桥面雨水,基本告别高架“瀑布”现象。
此外,二环南路还建设蓄水池、山谷蓄水坝、透水人行道等海绵设施,实现渗、滞、蓄、净、用、排。通过10种海绵设施,二环南路全线蓄水能力达9000立方米。旅游路西段首次铺设透水沥青路表积水吸进绿化带
旅游路西段一期工程长约1370米,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范围。虽然道路不长,但透水海绵设施可不少:
道路中央绿化带、绿化分隔带、树池带均改造成下沉式绿化带,收集道路径流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