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英雄辈出 榆林创造地域性生态建设样板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北部属毛乌素沙地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8%;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2%,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地区之一,也是治沙造林英雄辈出的地方。
榆林沙区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据史料记载,榆林在秦汉时期还是“沃野千里,庄稼殷实,水草丰美,群羊塞道”的农牧区,但经过历代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演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建国前,北部风沙草滩区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全市林木覆盖率仅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21个村庄为风沙侵袭压埋,形成了沙逼人退的被动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榆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旷日持久的“北治沙、南治土”的综合治理运动,先后实施了治沙造林、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中省市林业重点工程,率先在全世界实现了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林进沙退的历史巨变,为改善全人类生态环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榆林人民同沙斗争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着汗水和泪水、曲折和坎坷的创业史。在防沙治沙阶段,涌现出了全国劳模,以及许多“土专家”“土秀才”“沙书记”“林草县长”,如李守林、牛玉琴、石光银等铭刻在沙海深处的治沙英雄。
陕西定边县堆子粱镇小摊子村是一个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上极其荒凉的小村庄,没有一棵树。东边是无边无际的黄沙梁,西边是白茫茫的盐碱滩。全村只有几亩“跑沙地”,也只是“光种下、不捉苗,种一葫芦打一瓢”,群众生活苦不堪言,“早上菜,晌午糠,黑夜清汤照月亮”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有个叫李守林的人,他怀着一片赤诚之心,立志要改变这块贫瘠的荒凉土地。认识到“要想富,就得多栽树”,他组织串联了28户人家,开始植树造林,治理沙海向沙漠要粮。多次失败后,他学习新的植树方法,尝试在沙梁上搭障蔽,用柴草把沙子围成小框子,先简单的固住沙子的流动,然后再挖坑栽植沙柳。1953年,他们终于在流沙里造出了第一片林。经过几年的苦战,造成了一个护田林网,有了林网粮食的产量大大提高,群众的治沙造林积极性普遍高涨。
几年里,李守林和群众坚持不懈,一段一段地造,一框一框地栽,一片一片地绿化,搬掉千方以上的沙丘100多个,把全村的耕地面积扩展到4800亩,全部实现林网化。为了解决干旱的问题,他组织30多人的打井突击队,连续打井27眼,可以灌溉耕地2000亩,使粮食的产量比解放前高了4倍多。经过治沙造林、打井灌溉,彻底结束了“老沙窝,遍地黄,自古都吃外地粮”的辛酸历史。
1992年,由于积劳成疾,李守林不幸离开了人世,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毛乌素沙漠治理,献给了人民群众。几十年后的今天,小摊子村风卷黄沙不见了,到处是树,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映衬着一片片庄稼,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自1974年成立以来,一直扎根大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治沙造林,开辟农田。多年来,她们推平沙丘800座,打机井15眼,修引水渠35公里,先后营造总长25公里的防护林带33条,环滩林3900多亩,开辟农田1000多亩,育苗200多亩,种植中药材200多亩,累计植树17.2万株,在人迹罕至的毛乌素沙地腹地开辟出2万多亩沙漠绿洲。
年过七旬的治沙英雄石光银从1984年至今,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长百余里、宽12里的绿色屏障,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4年,石光银和当地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荒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我国个人承包治沙第一人。他还动员7户村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治沙联合户”。1986年,石光银成立我国第一家农民治沙公司,从先前的7户扩大到127户480多人。在石光银的带动下,定边县治沙造林已成新常态。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由1980年的3.8%提高到现在的29.2%,全县3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
石光银曾10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会议,为我国的治沙事业赢得国际上的赞誉。多次受到中、省、市、县的表彰奖励,被授予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多个荣誉称号。2002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林农奖”。
牛玉琴,这位年过六旬的巾帼治沙英雄,从1棵树到2800万棵,通过几十年的辛苦,染绿了黄沙。
牛玉琴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凭着非凡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贫穷、疾病、疯母、丧夫,走出了自己辉煌的人生之路。
1985年元月,牛玉琴夫妻与镇政府签订了荒沙承包治理合同。当年春天,他们变卖了所有家产,还借贷4500元,购买树苗,植树种草6600亩。第二年春天,依然遭遇沙尘暴灾害,造林全部失败。“一定要治理沙漠,让全家人过上好光景!”牛玉琴下定决心。
1988年,病魔夺走了丈夫张加旺年轻的生命。面对年迈的公婆、幼小的3个儿子和一贫如洗的家境,牛玉琴选择了“妇尽夫愿”,继续走在永无尽头的治沙路上……
1998年4月,牛玉琴创办了“绿源治沙有限公司”,走上了“林、农、牧”——“种植、养殖、销售”一体化发展路子,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和设施农业,初步实现了“投入、产出、再生产”资金平衡和“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2008年春天,牛玉琴平整了300亩灌木林地,建起了育苗基地,实现从“买树苗栽树”到“卖树苗挣钱”的历史性转变。
30多年中,牛玉琴用坚强的毅力筹资860多万元,植树2800万棵, 在缺钱、缺资金、缺技术的情况下,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韧劲,在万亩荒山地种上了林木,有效阻止了风沙的肆虐,使当年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的“人造绿洲”。
牛玉琴先后荣获“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女杰”之一、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等光荣称号。199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奥拉博士”奖,2009年荣获“中国生态贡献奖”。她的杰出事迹被拍摄成电影《一棵树》,电视专题片《牛玉琴和她的树》《西北治沙一家人》。
近年来,在陕北榆林传颂着一位新的治沙英雄张应龙。
张应龙是土生土长的神木人,他的家乡处在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小时候家乡的贫穷落后和漫天的黄沙成为他永远抹不去的记忆。2002年,张应龙以70年期限承包荒沙地19.8万亩,投资100万元,只身进入造林基地,继续他的治沙事业。几年来,张应龙投入治沙的个人资金累计达到350多万元。
2003年,张应龙带领施工队摸爬滚打一个多月,完成了500亩三北工程造林任务。同时也使他认清了荒沙区造林周期长、投资大、难度高、反复多的特点,单靠自己愚公移山无法完成,必须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2004年,他发起成立“神木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到2007年底,协会团体会员发展到100多个,个人会员达到1000多名。会员涵盖国内十几个省市,还包括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各国各界人士及当地农民。几年来,社会捐赠、个人投资,共计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生态林建设以每年3万多亩的速度推进,累计达到16.2万亩。
近几年,张应龙又与周边村和国营林场签约,将承包荒沙面积扩大到42.8万亩。
为了武装自己,张应龙自费走访了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拜访过许多专家教授和治沙能手,逐步形成“依法治沙、科学治沙、综合治沙和可持续治沙”的工作思路。
去年以来,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决策,张应龙与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日本日中沙漠绿化友好协会、伸和商事株式会社等企业达成共同实施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的意向性协议。不久前,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腾忠商事株式会社也表示有意参与该项目。在张应龙的领导下,神木生态协会的治沙事业正在走向国际化。而这个项目的实施将陕北地区木本油料植物的大面积推广,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1年,为了进一步加快塞上生态名市建设进程,榆林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据2013年县级林地保护保护利用规划数据显示,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94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0.3%,其中森林面积2157万亩。
为了持续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步伐,实现生态人居环境优美、森林生态体系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塞上生态名市”目标,榆林制定了《榆林市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从2015-2019年,全市计划造林250万亩,每年完成50万亩,到2020年,全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4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以上。实施城市绿化、绿色长廊建设、沙地治理提升、千村万户绿化、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开采企业造林绿化、河流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退耕还林九大林业重点工程。
多年来,从个人到政府,联村联户,治沙英雄带动群众,当地政府搭台,企业出资,各单位全员参与,形成了全体市民治沙的群众治沙格局。榆林地区取得的治沙成绩举世瞩目,不同的治沙典型和大规模的地域性生态建设样板,说明沙漠完全可以治理,穷地方可以变富。
治沙培育了榆林人的治沙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持之以恒、开拓创新。
榆林治沙是人类社会改造自然、善待自然的标本,是对于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而这种治沙精神为国人、世人治沙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榆林外宣办 张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