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平泉县稳步推进农村面貌提升示范村建设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日报网河北频道承德8月18日电 承德平泉县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坚持“四个注重”推进示范村建设,为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记忆”的美丽乡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重村庄主题提炼。村庄主题是一个村庄的灵魂。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承德平泉县十分注重村庄主题的提炼,根据不同村庄的历史传承、风俗传统、产业特色等不同特点确定村庄主题。村庄主题的确定,为村庄规划制定、工程项目摆布及引领村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先导作用。党坝镇大东沟村多年来始终传承着“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将其村庄主题定位为“尚德敬老”示范村。七沟镇东庄村经果林发展具有几十年积淀,杏、李、苹果、板栗等果树种植初具规模,将其村庄主题定位为“经果采摘”示范村,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记忆,而且为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
注重项目合理谋划。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找准关键节点,合理谋划项目建设。柳溪镇大窝铺村在项目谋划中,结合契丹民族村寨、古杨和洽河等自然条件,确定了“一庄、一树、一景观”的项目谋划思路,达到民族村寨接地气、古杨厚重通仙气、水体景观有灵气的整体效果。具体项目落实在契丹民俗民居改造、古杨保护传承和洽河水体公园建设三个重点上,既集中统一又特点鲜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还坚持农提项目与“一公里”项目、“一事一议”项目、彩票项目以及其它涉农项目不重合,新老项目不混杂,项目实施按照程序的原则,确保有效资金用在刀刃上,保证项目实施公正公开保质保量。
注重资金有效整合。资金投入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将有限资金科学整合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今年13个省级重点农提村县本级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中心村建设奖补资金1600万元,整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90万元、交通局“一公里”项目资金130万元、彩票项目资金500万元、民族村寨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以及其它涉农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部门帮扶、社会捐助、乡镇村自筹资金200多万元,为农提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传承是村庄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通过制定《村民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提炼村风、村训等,积极探索乡村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切实提高村民素质、营造良好民风、促进经济发展,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不断深入立体化推进。党坝镇永安社区组织专门人员就永安村名的由来、康熙围猎传说、张家大院主人发家奋斗史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提炼村风村训、制定村规民约,并与项目建设有机融合。同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和“平泉人爱平泉”活动,采取“听、讲、思、评”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深入学习,彰显道德力量,有效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