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者章玉政解读“民国硬骨”刘文典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大众对刘文典的印象大多是其在历史上的特立独行、不畏权贵。他曾为学人气节而坚守,也曾因时代弄人而无奈妥协,在他坚守与妥协的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故事,26日下午《新安晚报》社采访中心主任、皖江文化研究会合肥分会会长章玉政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民国学者形象。
刘文典,字叔雅,原名文聪,笔名天明等,安徽合肥人,祖籍怀宁。刘文典可以称作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他的思想学问博大精深。“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
作为安大首任校长的刘文典结交过胡适、陈寅恪,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1928年11月,刘文典在主持安徽大学校政期间怒斥蒋介石一事,此事亦成为知识分子独立自守的样本,他也因此被冠以“民国牛人”之称。
说起刘文典当年顶撞蒋介石一事,章玉政这样说道:“据1928年12月3日的《申报》报道,蒋介石因安大生捣乱女中一事要求刘文典处理肇事学生,岂料刘文典非但拒绝开除学生,还称蒋介石为新军阀,蒋介石勃然大怒下令关押刘文典,刘文典起身一跺脚与蒋介石直面相对。这便有了后人传说的刘文典“脚踢”蒋介石。”
“刘文典一生孤傲狂狷,自命不凡,这与其殷实的家境和自小就接受西方熏陶不无关系。刘文典进入北大当教授的时候,只有26岁”章玉政如是说。北大任职期间,刘文典不可谓不狂。他的言狂、文狂,行更狂。北大开放包容的环境让刘文典“如鱼得水”。他敢于当面顶撞蒋介石也正是他独立文人风骨的天然外现。
刘文典一生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从章玉政的解读中不难看出,他对刘文典的这种“狂傲”十分欣赏,他总结了刘文典之所以如此狂傲的几点原因并直言刘文典就是大学精神的代名词。章玉政认为,今天的大学缺少独立创新的精神,大学里大楼越来越高,大师却越来越少。
在章玉政看来,现代仍有刘文典式的学者,可是很难有平台得以施展。他认为大学就是大学,不是衙门,大学中人只有具有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学才有可能造就大师。
热门推荐
更多>“万物为师——袁晓岑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京举行
北京市东城区开展国际禁毒宣传日活动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6月20日-26日
湖南张家界集中销毁66.71公斤各类毒品
地球上最酷的飞行包将来华试飞
国内首例输入性MERS韩国籍患者出院
四川一学校发布国际范校服 网友赞:中国校服的逆袭
图片精选:重庆现“彩虹步道”
四川达州暴雨洪灾致246个乡镇253.9万人受灾
北京海洋馆科普夏令营推出“亲子夜探夏令营”
重庆企业进戒毒所招聘 月薪最高5000元
中国铁路将于6月25日起试用新车票
广东销毒3.2吨 案值20亿
图片精选:浒苔绿潮侵袭江苏连云港
浙江昌化突发山洪 数千村民紧急转移
《道士下山》曝主题曲MV 林志玲莫文蔚同台比美
杭州举办西湖荷花展
北京中考拉开帷幕 8.4万学生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