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巨鹿现“爱华传薪”者左宝珍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日报网河北频道邢台5月4日(贺庆存 通讯员 郅凤霞 乔娜 郭晓阳)邢台巨鹿县离休干部左宝珍家的院子里,月季花如约盛开,银杏、翠竹、松柏郁郁葱葱……满院的苍翠如往年一样,不同的是,这座多年来承载着主人梦想的庭院,有了新的名字——“爱华传薪苑”。当日“爱华传薪苑”正式启用,近百名来自该县各个中小学的师生代表来到这里,共同接受爱国主义洗礼。
从此,85岁高龄的左宝珍也开始了新的征程:利用自己多年来购买、收集的2000余册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和家藏实物,在自己的寓所开办新的思想道德教育场所,常年免费向群众开放。
传火于薪 绵延无绝
1991年左宝珍离休,多年从事政工工作的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和平、富裕的年代,一部分青少年对历史了解得太少,国家、民族意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引导教育青少年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呢?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缘于他不同寻常的家庭背景:抗战时期,他全家12口人,共赴国难,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的爷爷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八路军和抗日工作人员,被誉为爱国老人;他的父亲早在193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等职,长期从事着地下抗日救亡活动;他的姑姑原名左若琳,抗战爆发后,更名左爱国,并勇敢地承担起村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的重担;他的大伯父为八路军当向导,在北陈庄村被日军炸弹将脸部炸成重伤。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左宝珍,从小就在心里坚定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年仅七岁的他就拿起红缨枪加入了抗日儿童团,由于工作积极在当时被评为“模范团员”。
左宝珍老人青壮年时期,曾从事教育、青年、民兵工作24年之久,与青少年和儿童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曾先后被团省委和邢台军分区授予“河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知识青年积极分子”、“学雷锋和硬骨头六连标兵”荣誉称号。
时光,苍老了人的容颜,却抹不去心底的记忆。“历史不能忘记,我该做点什么呢?”离休后的左老经过反复思索,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建一座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碑林,把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刻在花岗岩上,长久保存,旨在呼吁青少年铭记历史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从花甲之年起,志在“传薪播火”的左宝珍开始新的“创业”:建设“爱华翰苑碑林”,筹建“爱华传薪苑”,收集古碑古石……以不同的方式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建碑林 久久为攻
一张清癯的面庞,一头如雪的白发,一身简朴的衣着……在放满了书籍和实物的书房里,我们见到了85岁的左宝珍,正是眼前这位老人在过去20来年的时间里,呕心沥血,戮力担当,倾尽家资,建成了“爱华翰苑碑林”。
爱国教育主题永恒不变,花岗岩石可万年不朽,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左老选择了建设碑林。而工程的浩大,超乎想象,需要戮力担当,久久为攻。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左宝珍锲而不舍,仿佛把自己绑在疾驰的战车上一样,不敢有丝毫的停歇,三建碑林,终于圆梦:
第一次,1991年左老离休,他放弃县城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农村老家东旧城村,每天起早贪黑培育花草,积攒建设碑林的资金,几年下来将村边的一块普通的空地建成了一个百花园。
第二次, 1994年,左宝珍得知县城东郊一块近5亩的坑洼空地欲出售,在领导的关注下,他经过认真思考,决定把这个大坑买下来,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在县城,以便让更多的人参观学习。经过5年栉风沐雨,胼手胝足的辛勤劳动,投资10余万元,把昔日荒凉地变成了美丽的庭院,还刻好了100块石碑准备竖碑开览,大功即将告成。
第三次,2000年,巨鹿公园开始修建,县领导建议他把碑林建在公园内,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人接受爱国教育。他欣然答应,已是古稀之年的左老便风雨不止,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骑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工地,自己的积蓄花完了,就召集子女们凑钱,最后负债十余万元建成碑林。2003年10月,总投资100余万元、树碑238方、收藏古石古碑86块的“爱华翰苑碑林”正式落成,对外开放。
矢志不渝 再接再厉
2010年8月,为了使碑林得到更好地管理和发展,八十岁高龄的左宝珍将自己呕心沥血建成的碑林无偿捐献给县政府。并且他为自己的后代写下了《诫勉训言》,刻制成碑,竖立在碑林中,要求左氏后人世世代代修建碑林不止,并明确指出,子孙后代只许建设不准损坏,只许奉献不许索取,以使碑林流传万世,造福后代。
之后,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的左宝珍并未在家“享清福”,而是致力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亲身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他,时常深入到中小学作报告,用活生生的事例向少先队员们讲述爱国情怀,唤起他们的爱国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左宝珍在教育下一代工作中越发觉得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思想道德养成十分重要。
左老喜爱看书,对古典文化也十分钟爱,凭着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十余年来,他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和影像资料,其中书籍2000余本,光盘500余张,主要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涉及书法作品、党史党建、中国梦、民族英雄、抗日名将传记,等等。
“总说要好好教育教育下一代,可是光口头上说是不够的,有了这些书籍和影像资料,就可以让青少年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什么是祖国,什么是爱国。”左老说,书籍、影像、展板可视性强,更适合青少年接受,更容易入脑、入心。
2015年初春,85岁的左宝珍决定在自己家中开办新的思想道德教育场所——“爱华传薪苑”,将自己多年从全国各地购买、收集的爱国书籍、图片、光盘、领袖瓷像像章和抗战时期日军武器仿制品进行公开展览,供群众免费参观学习。
爱华传薪 以德育人
走进左老的书房,写有“中华情”的硕大牌匾十分醒目。书柜里2000余册书籍摆放的整整齐齐,另一侧的展柜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个时期毛主席的瓷像。
这些价值10余万元收藏,是左老多年从全国各地购买的“宝贝”。其中,2006年,他去北京,在王府井大街的一家书店里,一眼就看见了《中华志气》这本书,它讲述了建党以来各行各业有骨气的名人,非常系统,也非常全面,售价1000块钱。当时他就决定要买下这本书,面对穿得很像个老农民一样的左老,售货员不解他为何要买此书。他跟售货员说是用这书来教育下一代时,售货员非常感动,主动去找到经理给他减价,让他少花了100块钱。
平时省吃俭用,甚至多年来都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的左老买书时总是出手大方。像他收藏的《建党伟业》《中华志气》《伟大的胜利》《中国梦》等书籍、光盘都动辄几百乃至几千元。
2000册书籍主要以领袖传记、英烈传记、抗战资料、书法国粹为主;影像资料有《美丽中国》《世界百年战争实录——中国抗日战争》等。
除了收集这些书籍,左老还热衷于收藏毛主席瓷像、像章,以及抗战时日本人使用的仿制武器等。“仿制抗战日军所用的战刀、刺刀虽价格不过百元,却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物。”左宝珍说。
此外,左老几年前还投资数万元,精心制作了100块24寸的展板,可以移动展览,便于让更多的人观看。展板内容包括民族英雄、抗日将领的人物图像和事迹简介,以及日军屠杀我国同胞的暴行和各种爱国宣传图片等。
“家里这些藏书、展品,以后谁感兴趣,都可以来阅览,特别是学校,可以把展板拿去用来教育学生。”左宝珍说:“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营养’,今后还将不定期举办爱国主题展览活动,让爱民族、爱祖国的观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最近,左宝珍还将在院子里安放26方石碑,碑文内容重点展现中国国家领袖、民族英雄、文人雅士和妇女儿童的书法精品。目前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安排刻制中。
“我不是搞收藏的,并不计较这些书籍、瓷器、日本军刀等是不是会升值,我只是看见了就想买,买回来有机会就讲给下一代听,勿忘国耻,一辈子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左老说话声音并不大,却咬字千斤重,听者无一不动容。
戮力艰辛 自有回甘
这些年,因为建设“爱华翰苑碑林”和筹备“爱华传薪苑”,左宝珍一直马不停蹄,经济上和体力上都做了巨大的付出和牺牲:他曾经背负着巨额外债,几建碑林;曾经承受着身体的病痛,奔波劳累,曾与死神擦肩而过。
头发花白、身材瘦弱的左宝珍老人,有着他专属的自信与情怀。“人这一辈子,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他说,做这些事情,对自己不是负担,不是拖累,而是一种幸福,一种自豪。
“爱华翰苑碑林”就在巨鹿县魏征公园内,自落成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吸引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也慕名而来,至今观赏者已达近百万人次。
他收藏的书籍被全县“文化圈”内多人阅读,精心制作的百余块展板曾在部分中小学校展出,起到了很好的以文化人、 以德育人的效果。
左宝珍先后被评为市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省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在左宝珍的相册中,有一张照片他特别喜欢,是他与一个一周岁娃娃的合影。他说孩子的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参观完碑林后,主动找到他拍的合影,以此留念,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再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爱华传薪苑”启用后,这里将成为全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阵地,左宝珍将会不定期地组织活动,变得更加忙碌,但他乐此不疲,他是希望更多代表着国家未来的青少年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相信,左宝珍高举的那把“爱国薪火”,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点亮更多人心中那盏爱国之灯。(完)
热门推荐
更多>- 美女游客为兵马俑礼宾哨武警擦汗 五一小长假:秦兵马俑创下单日接待量6万人记录 重庆99对新人穿汉服穿越“桃花源”(高清组图) 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遭恶意刻字 深圳海边游客爆棚如“下饺子” 劳动节假期上海外滩游人如织
- 2015第十届艺术北京博览会开幕 北京站“五一”加开12对旅客列车 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第二次发掘启动 大熊猫“开开”“心心”启程赴澳门定居 高清:学校水柜“断供” 上百小学生山谷中提水喝 西北国棉厂老记忆 每年有100多位老人离世
- 加德满都重灾区百姓围观致敬中国救援力量(高清组图) 西安钟楼下现垃圾桶队列 图片故事:工作在城市之巅 玩巨型“飞行棋” 学交通安全知识 西安警方发布第三季专题海报 刑侦排爆警亮相 西安80后夫妻拍"关中八景"婚纱照 丈母娘婆婆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