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 代代传承 贵州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新时代再立新功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劳模精神 代代传承
——我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新时代再立新功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此时此刻,成千上万的劳动者,辛勤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大山深处,在案件侦破的路上,在无影灯下,在三尺讲台……
作为4000万贵州劳动者的杰出代表,贵州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正引领我们一起,用劳动谱写“中国梦”贵州篇章。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观音桥办事处塘房村,全国劳模熊鹏子承父业的故事被人津津乐道。“我最想干的事就是创好业,带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熊鹏的这份坚定,源于父亲的耳濡目染。
在熊鹏眼里,父亲熊廷顺不是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劳模,而是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正是在父亲劳模精神的感召下,熊鹏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带领乡亲致富的“接力棒”。
劳模精神的代代传承不仅是子承父业,更是引领示范作用,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间传承、接力。
一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劳模就是一个标杆,一位劳模就是一个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热土上,劳模精神一如既往地推动各行各业发展,通过以老带新、“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引领更多人步入劳模行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省已先后涌现出13000多名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和省劳模、先进工作者,他们中有解放初期的第一代劳模潘永年、邱顺卿、茅显祺等,也有新时期劳模胡亮学、廖成臣、张建波、朱昌国等。
他们中,有的“老黄牛”风采依旧,有的“高精尖”领跑时代,劳模正由单一的“吃苦耐劳型”向“智能创新型”多元标准转变。
实现多线切分一直是国内轧钢企业的梦想,但始终无法企及。
“敢于碰硬”的首钢水钢(集团)二轧厂以劳模杨延为领头人的“杨延创新工作室”团队,并没有轻易认输。4年时间里,杨延通过一遍遍推演,一次次计算,成功开发出了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切分工艺,填补了国内多线切分工艺的空白。
“杨延劳模创新工作室”创造出的一系列科研成果、技术专利,以领跑者的步伐解读了中国梦的“贵州篇章”。
在追梦的路上,一代代劳模成为时代的领跑者,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劳动注入了更多与时俱进的元素。
在国内合金铸造领域,提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人们总不由自主的想起061基地的毛腊生。这位全国劳模,使合金铸造领域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2006年,061基地风华厂与中南大学合作,为国家某重点型号共同开发“高温耐热镁合金”舱体,公司专家和中南大学派来的一名博士生导师一起,先后试验20多次均告失败。
面对专家质疑,毛腊生却只用了2天便提出了设计方案,产品出来后一次性就达到了设计要求。
某外协军品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令业界头疼的“白裂纹”。厂里请来大批专家、教授,几十次攻关无果,最后还是依靠毛腊生出马解决。
毛腊生用创新劳动,攻破了一道道难关,也成就了他作为一线工人报国的梦想。
贵州中烟工业贵阳卷烟厂“贺思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贺思建,是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工作室成员都成了疑难杂症处置、技术创新行家里手。多年来,这个“明星团队”完成技改创新项目10余项。
……
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梦“贵州篇章”最有力的推动力。目前,全省已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307个,23个被命名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一大批劳动者在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中脱颖而出。
劳模是时代的航标,他们正引领4000万贵州人民,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再创新业,为实现现阶段贵州“中国梦”再立新功。
热门推荐
更多>- 北京:“五一”假期宠物寄养走俏 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第二次发掘启动 大熊猫“开开”“心心”启程赴澳门定居 高清:学校水柜“断供” 上百小学生山谷中提水喝 西北国棉厂老记忆 每年有100多位老人离世 加德满都重灾区百姓围观致敬中国救援力量(高清组图)
- 西安钟楼下现垃圾桶队列 图片故事:工作在城市之巅 玩巨型“飞行棋” 学交通安全知识 西安警方发布第三季专题海报 刑侦排爆警亮相 西安80后夫妻拍"关中八景"婚纱照 丈母娘婆婆包办 海南海事首次西沙水域海空联合巡航圆满完成
- 中国首艘千吨级海巡船与水上飞机联合巡航西沙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4月18日—24日 云南一精神病男子杀害奶奶 被家人囚禁铁笼11年 拐卖女童人贩子指认现场被数千民众包围 300只卡通熊猫亮相山西太原(高清组图) 湖北兴山发生落石事故致5人死亡2人受伤(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