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学生小鼠试验证明手机辐射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本报讯(通讯员 吴军辉)手机存在辐射,这在科学界早已达成共识。然而,手机辐射会否对人类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则有待验证。日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数学学院的几名本科生设计了两项试验分别测试手机辐射、咖啡对小鼠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时间接听电话或饮用咖啡会造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
“很多大学生在宿舍里睡觉的时候,经常把手机搁在床头充电。这样的习惯很多人都有。我们就开玩笑说这样时间长了会不会变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学生刘睿是该项目组的成员,她告诉记者,平时她和同学就对手机辐射就比较关注,加上导师的研究领域是与神经相关的生物信息学,他们就着手策划一项手机辐射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试验。
在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这支本科生科研团队开始了他们的试验。据项目组介绍,他们的试验对象选择了孕鼠和刚出生的幼鼠。由于器官尚未完全成形,体内调节机制、代谢机制以及免疫机制还不完善,小鼠胎儿和幼鼠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主要思路是针对幼鼠,对其进行长期的周期性定时手机辐射,进而从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探究手机辐射对它学习记忆的影响。这样的试验,对于人类尤其是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刘睿说。
项目组将试验孕鼠分为3组,分别是手机辐射1小时组、手机辐射0.5小时组和无辐射对照组。试验人员每天分别给各组小鼠“打电话”,孕鼠产仔后继续对幼鼠进行辐射。试验共持续60天。随后,试验人员分别对各组小鼠进行动物行为学和电生理学测试。
“Morris水迷宫”是国际上对动物行为学分析的一种常用方式。圆形缸状器皿的底部有1/4的区域放置平台,其他区域被不透明液体覆盖,液面与平台上表面持平。“从外面看,很难分清,哪儿是平台,哪儿是水。”刘睿说。小鼠本身是不喜水的,在“水迷宫”里,它会本能地找到那块平台。3组小鼠经过同样的“学习训练”后被分别放入“水迷宫”中。试验装置顶端的摄像头会记录下它们的行动轨迹和找到平台所用的时间。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正常小鼠能够很快找到平台,运动轨迹也会明显呈现在平台及其附近。半小时组的小鼠与正常组区别不大。而1小时辐射组小鼠的行为轨迹呈现出明显的凌乱,找到平台的时间也较另两组长。”刘睿说。
电生理学——LTP(“长期增益效应”,指给神经突触前纤维一个短暂的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和强度增加几倍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保持这种增强的现象。)测试数据印证了行为学试验的结果。
“结论就是,长周期1小时手机辐射会通过干扰脑部固有的微弱电磁场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产生一定的损害。电生理测试数据显示极端个案中存在长时间手机辐射导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2到3成的情况。而0.5小时辐射组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未产生稳定性损害。”刘睿说。
课题组成员采用同样的思路测试了速溶咖啡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饮用咖啡同样也会造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饮用咖啡后的小鼠会明显表现出“狂躁”、“易冒险”等异常行为。
“目前的试验还仅仅存在于小鼠层次。人体的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小鼠。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指标的不同都会导致人类个体对手机辐射接受程度的不同。”刘睿说,“我们的试验只是很微小的一部分,甚至还很不完善。但至少也为人类特别是孕妇健康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提供了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