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行员到雕塑大师 八旬老人用造像传承东方文化
陈修林的铜雕罗汉 鞠川江摄影 |
为了使自己创作的罗汉雕塑能够打动人心,陈认真研读了儒、佛、道的经典著作,还用两年的时间到印度沿着恒河行走,在国内遍访名山寺院和中外博物馆,研读佛像和雕塑,从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石雕、2000多年前的汉代石画像、莫高窟的千佛洞、西安的兵马俑、泰山灵岩寺的明代泥塑等不同佛像和雕塑中吸取营养。
每造一尊佛像,陈都要经过长时间地细细打磨,尤其是脸部的表情。“一张完美的脸相,甚至需要两三年打磨。”陈用他因常年开凿石料而弯曲变形的手指着最近刚刚完工的两尊罗汉说。“这是我第三次重塑的两位辩经罗汉,辩经应该是非常激烈争论的, 让雕塑作品具有活灵活现的表现力,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感悟。”
在与季羡林、南怀瑾、张岱年等国学大师接触中,陈修林得到了很多帮助。南怀瑾还亲自从台湾买来《麻衣相术》一书寄给他,通过研究相面术观察人的理论,陈懂得了如何通过眼神和五官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陈修林创作的五百罗汉像包括铜雕和石雕两组,数量总计达一千余尊。为了完成这些群雕,他甚至不惜掉自己市中心的房子和轿车,卖掉了他800多幅自己的画作。如今,他的铜雕和石雕罗汉雕像被中华文化基金会评估价值达数亿元,他却明确表示一尊都不能卖。
“精神比物质更长久, 不管这个世界有多么物欲横流,我都坚持将身边美的东西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寄托人类灵魂的塑像永存!。”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