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我为街坊当“团长”
每周五下午都是团友的培训时间,杜团利用自己的人脉找来专业的粤剧老师来教团友们表演技巧。当然,他自己也会跟着学过把瘾。
2014年11月,广东广州,“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4年来,在荔枝湾畔的戏台上,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响起老广们耳熟能详的粤剧片段。台上的演员虽然不是很专业,但是认真投入;台下的观众虽然不多,但在绿树成荫的广场里听得如痴如醉。
在舞台与观众席之间,有一位瘦削却腰板硬朗的老人家在忙活,一会在后台协调演员们换装,一会又来到观众席旁细心扫净地上的纸屑,然后坐在席上听上一曲,一脸满足的样子。他,就是这个荔枝湾粤剧团的团长杜铭扬。
从演出顺序到商业合作,皆上心
杜铭扬从小就接触粤剧,退休后,他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开设了私伙局,自娱自乐。由于人缘极佳,而且管理科学,他的私伙局规模越来越大。机缘巧合之下,被荔枝湾景区负责人看上,于2010年将这座荔枝湾大戏台交给他打理。
“这个戏台平时就是让自己的团友上台尽兴,在景区有任务的时候,我们要做义演。由于电费和维护费用都是我们团自己出,所以会有团费制度,每人每月100元,可以安排上台唱8次,包括我在内,都要交团费。”为了让剧团能够维持,杜铭扬对粤剧团进行了细致的管理,大到对外商业合作,小到每天演出顺序,都清清楚楚,有条不紊。
“刚开始时,条件还是很欠缺,只有舞台,没有化妆间,团友们只好坐在广场的大树下化妆;一些器材没地方放置,只好打包放入景区的环卫站。来听的街坊也不多,经常是唱了一段戏,台下一个观众都没有,幸好最艰难的日子熬过去了。”说到过往,杜铭扬一笑置之。“现在,每天都有固定的几十人来看表演,遇上放假和节日,那就更加多了,有时候甚至会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既打扫卫生又沟通团友,不怕累
杜铭扬带领的粤剧团人数高达五六十人,除了周五要培训外,每天下午都有演出。这种几乎是全年无休的工作强度,对于一个近70岁的老人来说,难免是苛刻了一些。虽然被叫做“团长”,但由于工作人手不足,很多杂项,甚至是打扫卫生,很多时都是杜铭扬亲力亲为。
不过,相比这些“体力劳动”,杜铭扬笑称“脑力劳动”更操心。因为粤剧团是一个兴趣组织,不可能太严格管理,很多团友会突然“放飞机”,让剧团的表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要沟通好这么多人,让他们都有条不紊地上台演出,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需要有很好的耐性和技巧。
自从接手荔枝湾大戏台,杜铭扬已在这里为广大街坊无偿服务整整4年,说起这份付出,他感慨颇多,“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很累,毕竟年纪大了。但是,一想到身后有一大帮朋友在依赖着我,支持着我,我就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做多一些,再做久一些。这是为爱听粤剧的街坊,更为爱唱粤剧的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