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控规模” 看病会不会更难
近日公布的2014年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中,“公立医院改革”5年来首次位列各项任务之首。其中明确: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地区,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这意味着公立医院不仅要控制总体规模,还要控制单体规模。
人们不禁要问:公立医院规模大不好吗?控制公立医院规模会不会加剧老百姓“看病难”?记者采访相关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公立医院无序扩张,与医改目标背道而驰
今年医改重点任务强调“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
临沂市人民医院突破3000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约5000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8000张……近一二十年来,我国公立医院越建越大。据统计,全国单体医院规模超过4000张病床的超过10家,而美国规模最大的医院床位只有2200张。
深化医改的目标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公立医院的无序扩张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大医院“一号难求”“一床难求”并未因规模扩张而缓解,医疗费用却在上升。
2013年,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就诊人次突破2亿,日均70万外来就医人口,而全市全年提供的专家号仅200万个左右。
2005年至2012年,患者自付部分占医疗支出比例从50%降到30%,但2012年人均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用是2005年的1倍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说:“大医院就像磁铁,越大就吸附着越多的医疗资源和病人,这种‘倒金字塔结构’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
明明医护人员已不堪重负,一些公立医院缘何仍拼命扩大规模?根子在于它们不真姓“公”,需要靠规模来创收。厦门第一医院一边要求糖尿病科医生下社区,一边又加上5000人次的门诊任务。院长姜杰说:“我们也想分流患者,可又担心患者人数减少,因为这意味着收入下降。”
公立医院的扩张,加剧医疗服务的不公平性和不可及性。曾任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的苗志敏说,少数大医院垄断医疗资源,而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在大医院看病难上加难。
公立医院规模扩张还导致医院效率低下,增加差错、事故的概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指出,医院过大的规模,患者要花费更多时间在医院不同部门之间奔波。
相关报道
热门推荐
更多>
陇南书记左臂献血扶右臂 回应:照片顺序放反
二炮神秘洞库卫士深山里也能看5D电影(组图)
北大女生全年级仅一人 拍毕业合影走红
武汉地铁男子打斗争座 引乘客恐慌四散奔逃
安徽“七仙女”着泳装火辣亮相
世界杯报道工作日记
四川男生勇救女同学溺亡 家属决定捐献遗体
台风“海贝思”致厦门遭遇强降水 部分路段积水严重
新疆和田警民80秒制伏持械歹徒
三亚“黑游艇”抓不完 非法营运死灰复燃
新疆姑娘山东求学 手绘漫画图说“大学生活”(组图)
山东大学生拍恶搞毕业照走红
女孩携去世父亲画像环游世界
新疆姑娘山东求学 手绘漫画图说“大学生活”(组图)
黑龙江孕妇为夫猎艳杀人案宣判 夫妻分获死刑无期
广东一男子办离婚手续时刺死妻子再自杀
兰州火车站附近发生砍人事件 初步排除暴恐
清华学子“惊人”对比照 图片来自“清小华”官方微博
美银行家建美妙绝伦游泳池 可游泳、泛舟
踢不走的足球
《爸爸去哪儿2》发布父亲节主题海报
北舞校花梦妮与三男拍性感写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