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郎德上寨:五百年古寨的文化坚守
苗族妇女向Randy Wright奉上十二道拦门酒
“看着他们与世无争地守着这山、这水、这村庄,过着安宁的生活。一股钦羡之情油然而生。能借亚洲摄影家聚焦生态贵州的活动来到这个古朴而极富韵味的苗家村寨,我深感幸运。”6月5日,走进雷山县郎德上寨的中国日报资深外籍专家Randy Wright对眼前所见由衷赞叹。
郎德上寨位于雷山县西北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丹江河畔。500多年来,苗语一直是这座村寨的日常交流语言,全村142户苗族人家生活在古朴的吊脚楼里,以翠绿青山为伴,安享着一方静谧。
在郎德上寨,刺绣、制银、酿酒等苗家传统技能至今完整地传承,敬酒歌、苗族飞歌、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集体舞等苗族民间歌舞更是原滋原味、从未间断。
印度摄影师Arvind Yadav拍摄的苗族少女
朗德上寨的苗族少女
一到村口,来自菲律宾杂志集团的专栏作家Catherine Angie Fructuoso Duarte便被呈献在面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十二道拦路酒沿着唯一通向村寨的石条小路错落展开,每一道入口,都站立着身着苗家盛装、端着牛角杯的村寨女子。悠扬的芦笙、银饰的清脆碰撞声和苗家姑娘的敬酒歌相互交错,此起彼伏。
走进朗德上寨,Catherine Angie Fructuoso Duarte更是被色彩斑斓的苗族服饰和苗银所吸引。
她说:“贵州之美,美在自然、不事雕琢。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贵州的美,它应该让我的读者以及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杂志上将用13个页码去讲述这次贵州之行的精彩故事。”
朗德上寨“公分制”
横亘在丹江河之上的风雨桥,随处可见的木质吊脚楼无一不在细细诉说这个苗族村落对民族传承的信念。印度时报摄影师Arvind Yadav在感慨之余,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公分制”。
“第一次来中国,除了完善的交通系统让我印象深刻外,没想到就连村寨也一直坚持着如此科学的分配制度。”
据朗德上寨村支书吴剑介绍,作为贵州省最早开发的少数民族文化景区之一,朗德上寨的村民们至今仍坚持着1985年成形的“公分制”管理模式。能歌善舞的村民几乎每个人都是表演团的一员,他们从每场表演的报酬中提出25%作为活动经费,其余75%按照“公分制”发放。全寨的旅游收入和分配情况定期公布,接受村民们监督。
吴剑说:“去年,我们每个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共有七万多人来村寨旅游,其中还包括三百多名境外游客。”(记者 贾婷婷)
热门推荐
更多>【图片故事】致父亲节 八零后初为人父[组图]
成都老居民楼发生爆燃 4名男子破掉防护栏成功逃生
高校毕业生校园摆摊 各种奇葩广告词“笑”果十足
广西来宾破获2起公安部目标案件 捣毁2大制毒窝点
儿子遇车祸脑死亡 老父含泪捐儿全身器官[图]
河南信阳12岁少年救落水同伴牺牲[组图]
高三学生向大一女友求婚 家长支持[图]
四川泸州某沥青厂重油罐起火爆炸 致1死3伤
尼泊尔“活女神” 出行脚不沾地
成都街头发生砍人事件 目击者称有人受伤
感恩父亲节 重庆儿童街头为爸爸洗脚
成都举办“光猪跑”活动 帅哥美女清凉开跑(图)
新疆哈密遭沙尘暴突袭
泸州一沥青厂爆炸后起火致1死3伤
参加环太军演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进行海上补给(组图)
北京西四北幼儿园招生 老人凌晨排队等报名
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在京举行
空姐变身足球宝贝 高空燃“世界杯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