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奔腾跃北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2-10-25 09:02:14
分享

城镇化如何走出特色路

多中心、多极化,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起来,一座座城镇点亮草原,温暖人心

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东西跨度2400公里,生活着2400多万人口,地广人稀,生态脆弱,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这样的区情,推进城镇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空前,所需要的勇气和魄力倍增。

“在内蒙古推进城镇化更具特殊重要意义。”巴特尔说。城镇化的集聚功能,不仅解决了医院、学校、公路等公共服务问题,还有独特的生态意义。内蒙古人算过账,每转移一个牧民进城,就相当于减轻了1平方公里草场的压力。一年提升1%的城镇化率,就能“解放”24万平方公里的草场。以很少量的土地开发换取大面积的生态保护,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让几百万牧民从游牧转向定居,接受一种全新的生活生产方式,谈何容易。看起来很美的前景,干起来却很难。

为了使农牧民能够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地纷纷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技能培训、就业用工、住房社保、就医入学、户籍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持,形成了一整套农村牧区人口自主转移的机制。

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蒙古族风情街”热闹非凡,在这里做生意、开饭店的都是从草原上“转移”进城的牧民。他们不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店铺,还保留着原有草场的打草收入,享受着禁牧补贴。家庭增收了,生活改善了,就学、就医都方便了,牧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欢乐。

“还是城里好,生活方便,赚得也多多了。”伊金霍洛旗苏布阿嘎镇移民梁伟感慨地说。他原来住的阿自梁村,由于草原退化,300多亩草原只能养60来只羊,一家四口一年只有5000多元的收入。2010年,在生态移民优惠政策的帮助下,他家仅花了2万元就搬到镇里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还开了个小超市。由于经营有方,仅两年时间,年收入就达近10万元。

“转出去,天地宽”。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告别了牧场,走进城镇开始了新生活。一片又一片草原停住了沙化退化的“脚步”,休养生息,孕育出新绿。2003年以来,仅锡林郭勒盟就转移农牧民16.7万人进城就业,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盟牲畜头数由2000年的1797万头(只) 压减到2011年的1171万头(只),第一产业增加值反而由29亿元提高到71.9亿元。

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城镇体系,不能盲目照搬,应当因地制宜。

内蒙古的决策者认识到,东西狭长的版图,很难用一个经济中心或几个特大城市带动发展,必须走多极支撑、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化路子。在大力推动农牧民转移进城的同时,内蒙古把优先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

目前,内蒙古基本形成了以盟市所在地等地区性中心城市为支柱,以旗县所在地及重点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框架。仔细分析,内蒙古的城镇化道路,深得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小城镇将无力脱困的牧民从生态脆弱的环境中“拉”出来,中心城市战略将“散兵游勇”的旗县发展归拢到区域经济协调的轨道上来,为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找到了结合点。

“变点状拉动,为带状联动”。在发展日益融合的今天,只有突破行政分割,在更加广阔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将城市之间联合起来做“大”,集聚资源,才能共谋发展,持续发展。循着这个思路,内蒙古继续推进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河两岸经济带”,赤峰、通辽等东部5盟市就近融入东北经济圈,锡林浩特等城市面向京津,服务全区。

这样的联合,相对于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一体化,或许不是那么气势恢弘。但这种大开大阖的发展思路,打破了内蒙古城市发展封闭落后的旧格局,推动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统筹,带动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对于一个西部省区而言,这样开放的胸襟,这样开阔的视野,难能可贵。

富民优先的抓手在哪里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收入,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块钱一块钱促增收

2000年到2007年,内蒙古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近40倍,财政收入增长7倍,而城镇居民收入只增长2倍多,农牧民收入增长不足2倍。

这样的反差令人警醒。

抓发展、搞建设,根本目的是让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收入,要千方百计提高百姓收入。为此,内蒙古不再紧盯GDP,而是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要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块钱一块钱促增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