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北川--见证一座城市的重生足迹

来源:新华网
2011-05-09 07:42:48

“那时候就感觉唯一一条路也断了,急得睡不着觉。”经大忠说:“其实现在想来,有点杞人忧天了。随后不久,中央灾后重建规划陆续出台了,山东省17个市对口援建北川。大规模的重建工程开工了,北川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了。”

山东省的3万援建大军,源源不断开赴北川。“所有建设企业几乎都是当地排名第一的行业龙头,许多市连第二名都不要。”山东援建北川指挥部副指挥长徐振溪说。

然而,援建者需要奉献的不仅是激情,还要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考验。

大地震给北川带来的损失有多重,重建的道路有多险,只有亲自走上一遍,才能体会。记者曾经多次走进北川大山深处的几个乡镇,交通几乎全部断绝,从北川老县城的擂鼓镇到群山环绕的禹里、漩坪两个乡,需要翻过一座大山,当地人称为“冒火山”。

一条仅有一个车身宽的山间土路,似“之”字形蜿蜒盘向山顶。翻山前,当地的老司机都强烈建议,必须在车胎上拴上链条,不然山顶起雾、结冰,车容易翻下山沟。

山东的援建者们几乎每天都要感受这悬崖边的危险,有的援建人员甚至在颠簸的车上写下了遗书。

北川多雨多雾,一年中大半时间都云雾缭绕,阴雨不断。北方来的援建者们,很不习惯潮湿的天气,身上长满了湿疹,奇痒难耐,还不敢用力抓,抓破了很容易感染。

一种被北川当地人称为“麦蚊”的“小咬儿”成为援建人员的“大敌”。仲夏之际,这些北方大汉劳累一天之后,会被这种虫子叮咬得无法入睡。很多援建人员被咬得四肢溃破流水,痒得整夜蹲在床上挠。

滨州的援建队伍想出一个对付奇痒的土办法:用刀背在叮咬过的地方使劲刮,刮破皮以后,在上面撒上盐。临沂的援建人员则发明了抹高度酒和大蒜的止痒办法。

他们笑着说:疼比痒要好受。

这样的笑容,需要一种怎样的毅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些远离家人的人?

齐鲁大地的汗水,就这样洒在北川的山山水水之间,一个又一个重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灾区大地破土而出。

“那钢筋密得连鸟都飞不进去。”面对着新家,白坭乡乡亲对山东汉子的实在,有着直观的感受。

“山东援建的每一个工程,都将成为经得起百年磨砺的丰碑。”北川县委书记陈兴春说。

点击进入本网汶川地震三周年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