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回顾 打造网络强国任重道远
中国网4月20日讯(记者张艳玲)中国今日迎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域名总数达1800多万,网站数量300多万,网民达6.18亿,手机网民达5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然而,要成为真正的网络强国,中国还任重道远。20年来我国的互联网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中间有哪些可圈可点的的节点性事件呢?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难点是什么呢?
1994年——中国互联网从羊肠小道中艰难走出
1994年4月20日,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这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至此,中国成为国际上第77个正式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艰难走出来的。”曾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的胡启恒院士这样评价中国互联网的诞生。
尽管只有64K的速度,和拨号上网相差无几,但拥有国际专线的事实仍让首次“触网”的人们欣喜异常:“国际专线是通过北京三元桥的国际通信局租用卫星,直通美国洛杉矶,然后通过电缆连到斯坦福大学的SLAC计算中心。争取到这个专线太不容易了,足足花了好几年的时间。
一个月后,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的根服务器也“搬”回中国,结束了顶级域名服务器由国外代管的历史。对域名这一中国互联网最基础的设施而言,无疑也是一个里程碑事件。而此前由于种种原因,自1990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教授钱天白在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申请CN域名以来,这一代表中国互联网身份标识的服务器一直放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
热门推荐
更多>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