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回顾 打造网络强国任重道远
几番周折,中国互联网终于蹒跚起步,尽管这样的技术在当时仍不是人人所能够享受的。
1995年——互联网服务首次商用 “冲浪”开始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设立的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美国的64K专线开通,并且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由此,互联网服务首次开始商业应用,民间的拨号BBS同时兴起。
当时在BBS上,要用“Modem+电话线”实现联网,快速收信,然后迅速挂掉,让别的网友拨进去,因为线路有限,而且很多用户得拨长途。那时,雷军在北京架了西点,求伯君在珠海架了西线,马化腾架了自己的Ponysoft……专业人员在网上交流着各种技术问题,而更多的人则渴望在网上沟通和展现自我,逐渐地,聊天室和个人主页也开始应运而生。
1996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开通,家庭用户只要有电脑、Modem、电话线,就可以上互联网“冲浪”。“互联网”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强的力度闯进了中国普通人的视野和生活,这一年,刚刚“触网”的广州青年杨震霆撰写的《完全上网手册》,成为那个年代互联网发展的“划时代标志”。
1996年——中国互联网进入空前活跃期
1996年以后,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
1996年,瀛海威公司在北京中关村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纪念日。几乎在同一时间,33岁的女子张树新的“瀛海威时空”网络挂在中科院之下,是当时国内惟一立足大众信息服务、面向普通家庭开放的网络。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热门推荐
更多>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
大雨袭来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山东农民工火中救工友 全身被烧伤99%
美哈佛大学图书馆证实发现首本人皮书 皮肤来自女人背部
贵州剑河山洪爆发数百栋民房损毁
昆明1.2亿私人飞机开卖 云南富豪组团“看货”
四川:出租车违规变道撞上价值近千万劳斯莱斯(图)
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交警今起佩枪执勤
福州道路塌陷犹如“天坑”
重庆车展惊现“啦叭车” 周身装音响造形古怪
今夏西瓜很忙 加拿大艺术家用西瓜雕刻出惊人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