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丰子恺先生,真是仪表堂堂。这样一个人的神貌,会令你想起什么呢。我想到的,都是有关父爱、信任、温暖、宽容、智慧那样的一些词句。而这,确实就是丰子恺一生的品格的写照。
那么,他若过得好,我们就是在肯定一种人类的正面价值。他若过得不好,我们也就相当于在否认良知、德行、知识与文明。
丰子恺:爱是人间休止符(上)
凡子/文
爱于艺术中的温柔力量,它的醇化作用,不知有没有人如我一样,那样深深地领受过它的营养,得过它的引领与教导。
我的少年时代,极其单纯地痴迷艺术,耳朵听到音乐起愉悦心,眼睛看到颜色生欢喜心,再读到好文字,感恩之情,在心中汪洋一片。
高考之前,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已经上百遍地听过了,雨果的《悲惨世界》数十遍地读过了,雷诺阿的花花朵朵,亦也稚气地无数遍地临摹过了。人生之初的美意已在这些被称为艺术的东西里,得以奇妙的领略。
因为认定艺术的本质是美与爱,便也朴素地认为创造艺术的人必定也是善的、美的,有着崇高的品性。好艺术之人,也将随之是好的、善的,如天使般无邪。
随着人的成熟,心智的成长,会渐渐明白世事没有这么简单绝对。艺术与爱之间,可能是息息相关的关系,也可能毫无关系。
众所周知,希特勒是热爱绘画的,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杀戮同类,清除异己。二战时的纳粹士兵,可一边听着瓦格纳的音乐,一边举起机枪朝人群扫射。人性之恶与艺术之美,并非黑是黑白是白,它们有时反而更为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故德行之人的艺术并不具有完全的普遍性;判定艺术作品的好坏,也并不以德行为首要标准。
正因意识到少年时代的天真期许不是真理,才愈加懂得仁爱的人的艺术,有多么难得。
中国的现代艺术史上,丰子恺便是在我的天真期许中,真的存在过的一位德才兼备、仁心满满的艺术家。
丰子恺(1898-1975)的名字,我想除了难闻书香的僻远之地的人,不知道他的人该是很少了,民国时期,这个名字尤其妇孺皆知。
人们知道他,是他的画好懂,字好认,文好读,音律悦耳,译著有水准。这所有的才华中,又以他的好懂的画,最得人心。
丰子恺的画,既非传统文人高不可攀的山水与人物,也不是古典或现代的西洋油画,就是用墨笔与淡彩,简单地勾勒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百般形千般样,打哈欠,伸懒腰,全可拿来当素材;吃饭了,喝水了,亦是津津乐道的小话题。
生活里的平常事描绘了,身边之人的故事讲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却藏在这些画面中,读书人能看出其中之深意,不读书的人也没有认识上的困难,人人见之喜之并共鸣之。
当时的翻译家与诗人郑振铎先生,为丰子恺的这些画,起了一个贴切的新名字:漫画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也是中国艺术区别于西方艺术的显著特性,在世界艺术与美学领域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崇高的学术地位。
广告代理:安徽中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551-67172789 67172889 传真:67172889
投稿信箱:zgrbshys@163.com
在线QQ:86983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