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国十条”后30省区市交出首份答卷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已出台一年多,各省(区、市)的空气污染治理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7月31日发布的《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各省(区、市)PM2.5、PM10等污染物年均浓度整体达标率仍较低。
该报告由中国清洁空气联盟制作发布。
《报告》显示,2014年PM2.5治理表现最为优异的是山西、山东和上海,这三个省市的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了16.7%、16.3%和16.1%。
但是,在河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连续的PM2.5严重污染区域,其中河南的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湖北、湖南两省部分区域,以及川渝部分区域的PM2.5污染程度也较严重,甚至超过了长三角地区。
而在PM10的污染治理方面,海南、云南、广东、贵州、黑龙江、广西等6省份达标,成绩居于全国前列。但值得注意的是,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10个省市的2014年PM10污染治理数据与2013年相比不降反升。
《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比上一年分别降低了3.4%和6.7%,绝大部分省市的这一指标都有显著降低。此外,汞的排放控制、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等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污染物的减排也推动了整体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调整。《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同比降低约2.9%,出现了15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清洁空气创新中心王丽莎博士表示,随着“新环保法”和“国十条”的出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地方立法、标准制定、检测网络建设、行政处罚等方面全面推进,但这个过程中的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依然不高。
《报告》显示,30个省(区、市)的环保信息公开程度总体得分率为59.5%,其中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历史数据均不可追溯。而对于空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除天津外,全国其他省(区、市)都没有对外公开。
王丽莎表示,目前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困难主要在于各地先天污染自净能力差异大、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大,以及机动车在全国范围内增速加快等几个方面。
作为《报告》的研究和发布负责人,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清洁空气创新中心主任解洪兴表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是未来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方向,机动车的污染治理也非常重要。他建议,未来各地应当开展系统的空气质量改善/达标管理工作。
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份对全国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治理情况开展评估的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区、市)政府发布的公开数据和环境科学研究数据。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