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山五道班工人:子承父业 不畏“川藏第一险”
雀儿山五道班工人郑良。魏婧 摄
中国网10月18日讯(记者 魏婧)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雀儿山”意为“雄鹰飞不过的山峰”,是川藏公路北线沿途海拔的最高点,当地人有言: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位于海拔约4889米处的雀儿山五道班是三千里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一个道班。
雀儿山公路是50年代初期,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在不到半年时间内抢修通车的。公路技术等级低,坡陡弯急。冬春冰雪遮路,夏秋融化后路面打滑,十分危险,雀儿山五道班因川藏公路而生,目前,这里有12位道班工人长期在这里从事公路养护工作。
41岁的郑良做了25年的道班工人,其中,在雀儿山五道班已经工作了15个年头。20多年前,郑良的父亲也是一名道班工人,退休后将16岁的郑良送上山接替自己从事道班工作。
起初,年少的郑良并不能习惯道班工作,父亲便在道班陪他一起,三个月以后,突然有一天,父亲一个人悄悄地下了山,郑良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难过。
终于捱到休假的时候,郑良有机会回到家里,原本一个月的假期,他却休了三个月,郑良不太愿意再回到道班工作,但最后,父亲又亲自把他送了回去。“父辈的人都有一种奉献精神。”郑良对记者说。
雀儿山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头一次上雀儿山的人,即使坐着不动,也会心跳气喘,头晕目眩。到了晚上就更难受,胸口仿佛被一块大石压着,堵得心慌。山上气候严酷,年平均气温零下18℃,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2℃,每年冰冻期长达8、9个月,6级以上大风每年要刮5个月以上。
为了保证来往车辆能够顺利通行,五道班的工人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郑良告诉记者,不管是做日常养护路面工作,还是危急时刻的抢险工作,只要是自己付出过一份力量,心里都会觉得做道班工作是值得的,是满足的。慢慢地,父辈身上那种“奉献精神”已被郑良继承。
雀儿山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呼啸,席卷沙石满天,时而暴雨倾盆,冰雹浓雾弥漫。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道班工人们一年四季很难吃上新鲜蔬菜,过往的司机从内地带点蔬菜上山,要不成了“干菜”,要不冻成“冰棒”。由于长期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工人们常常嘴皮开裂,牙齿松动,指甲变软,头发脱落。“因为严重缺氧,我们每个人的心脏都有点问题。”郑良说。
此外,由于道班工作的特殊性,导致道班工人不能和亲人时常相聚。郑良说妻子曾经带着孩子来道班看望过他,但妻子由于高原反应缺氧头昏,孩子因为不舒服也总是哭闹,所以没有待几天就回家了。如今,郑良的儿子已经11岁了,但是在这11年里,他和儿子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连两年都不到,他说,孩子也很少和自己主动说话。
2010年以前,郑良只能通过每月一两封的书信传递自己的思念,信中,他最常对妻子说的是,“父母好吗?娃娃好吗?照顾好自己嘛,我也照顾好自己。”2010年以后,雀儿山五道班附近有了通讯信号,郑良开始可以用手机与家人通话。
一个月3000多块钱的工资,郑良除了为自己留下一些买菜钱,其余的都留给妻儿,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稍微减轻一点自己对家人的亏欠感。他说,“希望家里人都好,我想他们”。
据了解,目前雀儿山隧道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当中,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到那时,来往的车辆将不必再经过这处“川藏第一险”,雀儿山五道班的工人也将被重新被分配到新的路段做公路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