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全膜铺出效益路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10月15日,记者在寨河乡万亩秋覆膜示范点看到,多台覆膜机正在紧张地覆膜,站在山梁放眼望去,接连几个山茆银装素裹,一条条银带闪闪发光。
崆峒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为确保明年的粮食丰收,秋收结束之后,覆膜工作成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区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力举措,充分发挥示范点典型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户通过看长势、对产出、算效益切实体会到全膜在增粮增效方面的好处,实现了推广方式由政府引导向农户主动转变。
来到了安国镇万亩覆膜示范点现场,翟湾村村支书陈耀平说:“我们山区群众收入主要靠种玉米,天旱了不铺全膜几乎见不上粮食,今年群众几乎全部种的全膜玉米,每户平均都要20多亩,还有种40多亩的。以前靠人工平地、起垄、覆膜,沟开的浅而且慢,要投入大量的劳力,现在群众观念转变了,都用上了机械,村里覆膜机子就有10来个。”
旋耕机在前面旋地,覆膜机紧跟在后面覆膜,村民梁正辉坐在地头抽烟,一会儿功夫他的2亩地已经披上了银装。“我家养了8头奶牛,每年都要种20多亩玉米做草料,原来种窄膜玉米,玉米秆才长1米多高,收下的玉米连牛一年的草料都不够;现在全膜玉米亩产1500多斤,玉米秆能长3米多高,草料年年都有结余,一头奶牛一年收入6000元。”翟湾村村民梁正辉保守的说。
为了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该区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为重点,整合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项目,全力支持贫困户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马铃薯。自8月初开始,经过统一招标,采购了地膜、农机具,及时下发到了各乡镇,专门召开了旱作农业工作调度、安排会议,成立了相应的技术指导小组,抽调3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进行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保证了覆膜质量。
“2016年,崆峒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任务28万亩,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种植为重点。今年秋季计划完成25万亩,其中打造万亩示范点6个,5000亩示范点和千亩示范点9个,试验示范展示区1个。截至目前,已完成46493亩,占任务的18.6%”区农技中心负责人介绍起了工作进展。(记者 薛朝华 刘金龙)
热门推荐
更多>



-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
-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