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学子设计浮雕墙尽显中国味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为了让“歪果仁”更好理解汉语文化,南开大学也是“蛮拼的”。日前,南开大学负责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言文化学院已乔迁至津南校区。进入新落成的汉院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镌刻着书法名篇,透着浓浓“中国味”的文化墙。让汉院师生及前来学习的“歪果仁”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这座文化墙的设计由南开大学学生创业团队“拾光南开”完成。据团队负责人胡露露介绍,由于汉院是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专业学院,为了体现其传播汉语文化,发扬汉学之美的独特使命和价值内涵,团队在设计文化墙时,特别注重使用与中华传统文化气质相契合的设计元素,选取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表达。
观察文化墙可以发现,整座墙由阳刻与阴刻两部分组成,阴刻打底,阳刻突出,体现了道家“阴阳平衡”的理念。阳刻大字包括“仁、义、礼、智、信、道、天、地、人、和、诗、书、易、祥、瑞、兴、诚、言”这18字,经汉院专家审议,这些单字可以较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内涵。阳刻大字的字体从怀素、赵孟頫、王羲之等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中选出,自由“浮”于整个文化墙之上,形成丰富的视觉层次。
而墙体阴刻的小字则选取自《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和《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阴刻选用了弘一法师的字体。胡露露说,选用这一字体,一方面是由于其散淡、空寂,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是由于弘一法师生于天津,使用其字体也体现出高校作为智库,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愿。
整个设计历时三月有余。胡露露说,这个项目并非“水到渠成”,要付出大量努力。为了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把浮雕的100多个字逐个从书法家的碑帖、作品中找出。甚至通过遍寻弘一法师的书法作品,专门建立起一个字库。
在文化墙的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先后次前往津南校区近10次,进行实地测量和监工,并充分与汉院师生讨论修改,最终完成这一作品。“用心雕琢的这面文化墙不仅体现‘中国味’,也是献给新校区的‘礼物’”胡露露如是说。
热门推荐
更多>-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
-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