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湾科技虾蟹壳里写就高科技文章 研制先进氨糖产品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蓝湾科技公司研制出全球领先的氨糖产品
虾蟹壳里写就高科技文章
东南网9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上月,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再传喜讯: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方法获厦门第三届专利奖三等奖。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蓝湾壳聚糖由纯天然海鲜生物提取,脱乙酰度高达95%,处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制备方法已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此前,于2009年问世的蓝湾氨糖——全球唯一纯度接近理论值、无任何服用禁忌的高纯硫酸氨基葡萄糖产品,已让蓝湾引起业内关注。
有别于低端虾蟹壳加工园区的臭气熏天,蓝湾工业园空气清新。在这里,蓝湾研制出全球领先的蓝湾氨糖。董事长林秀芬接到客商的订货电话,对方表示,急需一批蓝湾氨糖,可马上付款,能否尽快发货。如此优惠的供货条件,林秀芬却面有难色。原来,蓝湾氨糖去年的订单,到现在还没生产完。林秀芬说,自2009年以来,尽管氨糖每年的产量增幅都在80%左右,但仍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蓝湾如何能做到?
林秀芬说,蓝湾的成功有赖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做到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
2005年,蓝湾创立之初,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之中。“当时,氨糖粉一月的产量还不到1公斤,做实验尚且勉强,根本谈不上供应市场。”在世界范围普遍使用的硫酸氨基葡萄糖主要是含20%氯化钠或氯化钾的复盐产品,对高血压、高钾症等患者有一定使用禁忌。海洋三所研发出的技术打破使用禁忌,但由于制备技术较难,无法实现产业化。
为实现氨糖产业化,蓝湾人对接这项技术,在生产应用实践中不断自主设计、改造生产设备,开发先进技术。“蓝湾的许多装置都拥有自己的专利。”蓝湾总工程师郭国兴说,公司有一套喷雾干燥设备,最早花几十万元买来,但试生产的效果不理想,蓝湾的技术团队用6年,花费百万元,多次进行技术改造,几乎把整套设备都更新了,才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深海鱼油可生产降压药,鲨鱼软骨素可开发抗肿瘤药物,虾壳、蟹壳等“下脚料”也能研制成保健产品……海洋生物医药是蓝色经济的高附加值产品,但成果转化率、产业化程度低。蓝湾十年摸索,建立企业与院校经常性合作研究机制,以市场需求引导院校研究方向,做到为产业化而创新。
目前,蓝湾氨糖已开始进一步临床开发,未来该产品有可能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国家三类或四类新药,从而填补国内自主创新空白。凭借开发氨糖产品的经验,蓝湾对海洋生物多糖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多领域的应用,相继开发了不少具有技术优势的新产品。
热门推荐
更多>



-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
-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