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入列创新改革试验区 释放改革创新人才红利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据新华社电中办国办昨日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按照方案,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成为改革试验区域,担负起先行先试的重任。《总体方案》指出,这次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是:
——探索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机制。构建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进要素价格倒逼创新,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速促进科技成果的资本化、产业化,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探索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的有效举措。让创新人才获利,让创新企业家获利,强化对创新人才的激励,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探索深化开放创新的有效模式。开展更高层次的国际创新合作,推进科技计划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技术和国内品牌走出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创业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必须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把改革红利、创新红利、人才红利充分释放出来,形成人人皆可创业创新、创业创新惠及人人的生动局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万劲波说。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表示,此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据《武汉晚报》:《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印发
武汉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据新华社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方案》确定京津冀、上海等8个地区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武汉名列其中。
《方案》要求,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选择一些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合作创新,探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根据方案,选择1个跨省级行政区域(京津冀)、4个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广东、安徽、四川)和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核心区(武汉、西安、沈阳)进行系统部署。在相关地方提出改革试验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方案成熟程度,逐个报国务院审批后启动实施。
按照《方案》制订的实施进度,2015年,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研究制定改革试验方案,协调落实有关改革举措,明确阶段任务和目标,条件成熟后逐项报国务院批准实施。2016年,全面推进落实试验区域的改革部署,开展阶段总结评估,对成熟的改革举措及时向全国推广。2017年后,滚动部署年度改革试验任务,组织开展对试验区域的中期评估,适时推广重大改革举措。
试验区域的改革试验方案原则上规划3年,每项改革试验任务在1年内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经验。
基本原则
聚焦最紧迫有影响
可实现的重大举措
——问题导向,紧扣发展。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改革突破口,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创造新的增长点,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系统设计,统筹布局。把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选准试验区域,统筹中央改革部署与地方改革需求,总体规划,年度分解,滚动推进,加快重大举措的复制和推广。
——全面创新,重点突破。把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重任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领域改革,注重工作衔接,聚焦最紧迫、有影响、可实现的重大举措,大胆先行先试,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
——强化激励,人才为先。坚持把激励创新者的积极性放在各项改革政策的优先位置,解放思想,完善机制,给予科技人员合理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模式,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主要目标
用3年时间构建长效机制取得重大突破
力争通过3年努力,改革试验区域基本构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在市场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开放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每年向全国范围复制推广一批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创新环境更加优化。一些区域在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科技投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明显加快,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发展总体迈向中高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新的增长极,形成新的增长带,经济增长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发展方式逐步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主要任务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促进科技经济融合
改革试验充分授权部门和地方,从3个层面提出改革试验任务:一是已明确了具体方向、需要落地的改革举措;二是已明确了基本方向、全面推开有较大风险、需要由中央授权地方开展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三是正在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需要局部试验和推广的相关改革举措,以及地方在事权范围内自主提出、对其他区域有借鉴意义的相关改革举措。当前,改革试验要聚焦以下4个方面:
一、探索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边界,明晰市场和政府在推动创新中的功能定位,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二、探索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通道,加快推进科研院所、高等教育等改革,加速促进科技成果的资本化、产业化。
三、探索激发创新者动力和活力的有效举措。进一步用好利益分配杠杆,让创新人才获利,让创新企业家获利。
四、探索深化开放创新的有效模式。
省社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秦尊文 市委党校教授龙小康第一时间进行解读
改革迈进深水区 武汉担当“排头兵”
专家解读
此次入选的7个省市,从地域分布上看,刚好代表着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板块,武汉再次被推上引领中部直至全国的改革创新排头兵。为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选择了武汉,武汉要从哪些领域开展改革创新,这一战略对普通市民有哪些利好?带着这些问题,昨晚武汉晚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秦尊文和武汉市委党校教授龙小康。
突破体制障碍 武汉早有探索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武汉之所以成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核心区之一,是因为武汉在改革方面基础比较好,在“两型社会”试验区等改革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武汉迎来密集的政策利好,如长江经济带战略、“一带一路”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获批等等。秦尊文解释,国家经济发展重点从东部到西部再到中部,武汉作为中部重要城市,发展已到了关键机遇期。
此次试点区域分布在全国各地,秦尊文说,试点地区有的是城市、有的是地区,今后还有可能跨区域。在全国各地设立试点城市,是为了试点经验能够复制能够推广,上海的试点经验可能不适用于中西部地区,武汉的试点经验就能在中部其他城市推广。
“总体方案中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其实武汉已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探索。”秦尊文说,比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大部制改革。区域合作方面,大到长江中游城市群,小到“1+8”城市圈,都要求各地区突破门户之见,进一步加大互联互通。
这是武汉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
“这是这些年来我市三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武汉市委党校教授龙小康昨天说,武汉成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其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了2007年武汉被确定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2009年被确立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龙小康说,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武汉的创新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国已有9个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能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极大提升了武汉科技、综合改革方面在全国的地位。
今年初,武汉确定今年工作要点时,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放在首位。成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后,怎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龙小康分析,创新型城市是空间区域范围,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点是内容范围,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内容要落地,需要支点,创新型城市就是这个重要支点。
“试验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说到底是要出成果。”龙小康说,这要求武汉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不断提高、创新体系要不断完善、创新环境要不断改善、创新队伍要不断加强。这不是单一试验,而是双轮驱动,一方面是以科技体制改革为核心,另一方面是经济、教育、政府等改革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这不只是科技人员的事情,是全社会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全社会为科技创新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龙小康认为,武汉成为国家全面创新试验区后,当前最重要的应是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通道,让科技真正发挥作用。他分析,武汉今后可以在产学研方面进一步贯通,在确定科研课题之初,就要考虑到武汉的产业是否需要。此外,要真正实现人才流通,要让科研成果能够流向企业,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法规。本报记者宋丹丹符樱
热门推荐
更多>- 地球的颜值居然可以这么高
- 不得民心
- 世界上最性感的脱衣舞娘
-
设计师给儿子做了一个会变形的蛋糕
- 世锦赛温馨一幕:“肇事”摄像师送博尔特手链 飞人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