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互联网+” 成都法院构建立体化司法服务体系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诉讼服务、非诉服务、诉调对接、法治宣传是人民法院与司法审判密不可分的“四项职能”,原来分别由人民法院不同部门负责。随着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分散的“四项职能”所带来的服务格局割离、服务方式不一、服务渠道分散等弊端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成都中院大胆突破以往法院只提供诉讼服务的司法模式,一方面率先在全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工作,另一方面着力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诉讼服务,以47项措施,组织全市法院系统切实做好司法利民、司法便民、司法护民三篇文章,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司法“大服务”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人民法院如何更加走近群众、贴近群众,是我们推动司法改革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成都中院副院长杨玉泉介绍,本次“四项职能”整合工作的一项重要探索,就是以群众需求为工作着力点,建好线下服务网络,打通司法服务最后零点五公里,构建起立体诉讼服务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成都市法院在一体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推广人民法庭职能创新改革,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的基础上,以诉讼服务大厅为基点、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支点、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点为终端,构建起平均覆盖半径在十公里以内的“线下”诉讼服务网络。整个网络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庭诉讼服务点、社区诉讼服务站为载体,改变以往单一提供诉讼服务的做法,整合增加了非诉服务、诉调对接和法治宣传职能,变身为一个全新的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
提升“互联网+”,线上网络实现“指尖上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司法改革和服务,是成都法院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杨玉泉介绍,成都法院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司法领域之中,通过推动两个整合,实现“指尖上的服务”,着力构建以互联网为实现工具的司法改革新形态。
整合线上网络,开通“网店”便利群众诉讼。当事人在关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之后,只需要手机一扫,就可以实时查阅每天实时更新的开庭信息,还可以通过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点击旁听庭审预约平台,线上预约旁听符合公开审理条件的案件庭审;若当事人工作繁忙或者行动不便,只需要拨打12368热线电话,就可以预约节假日、上门立案或者办理其他诉讼事务等事项。
成都中院还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完善、整合线上诉讼服务,打造“1234”终端服务,即一端、两微、三网、四公开。整合APP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成都法院网、成都法院司法公开网、成都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等互联网网站,以及12368院长公开电话、公开信箱、公开邮箱、公开短信等平台,解决联系群众“最后0.5公里”的问题,真正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的“家”。
除不断完善、整合线上司法服务功能,成都法院坚持线上、线下有效整合、互联互通,“网店”与“实体店”实行一体式服务,当事人通过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的,将与立案窗口一体式办理,可以通过“两微一端”预约排号,也可以预约具体时间,办理立案或诉讼事务。通过 “网店”与“实体店”的共营,诉讼群众可以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全区域服务,大大拉近了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下一步,成都中院还将探索网上缴费功能,争取银行的积极配合,通过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立案成功的,以网银、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方式在线缴费。
杨玉泉表示,成都中院将围绕建设“法治成都”目标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着力破解“立案难”、“诉讼难”等问题,打造司法“大服务”格局,努力将公正体现在每一个案件的审判结果上,体现在司法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