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海港区全力推进“四化一沉”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日报网河北频道秦皇岛7月10日电 “圈地种菜的不见了,养鸡养鸭的不见了,流动摊贩不见了,乱扔乱倒的现象没有了,私搭乱建的现象杜绝了,街道整洁了,生活环境变好了……”家住海港区河东街道工人北里社区的郑国文说起小区环境近两年来的变化,幸福感油然而生。
变化,源于城市管理模式的改革。
随着海港区城市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区清扫保洁面积快速扩大,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繁杂,工作量越来越大,但城市管理力量无法及时延伸覆盖到所有建成区,“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以及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
2013年以来,海港区探索运用“四化一沉”模式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即实行属地化、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方式,实施下沉管理权限、下沉人员设备、下沉收费项目、下沉日常服务的具体举措,对城市管理理念、方式、体制、机制进行全面改革创新。
属地化管理,破解条块分割难题。海港区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城市区街巷道路、居民小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工作考 核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城市管理部门先后向各街道办事处移交街巷道路110余万平方米,移交城管工作人员100余名、环卫清扫人员130余名,移交执 法作业车辆20台、各种环卫设施设备580余件。根据权责划分,区城管局和各街道办事处在各自职责、职能范围内分工合作,行使城市管理职权并承担相应责 任。街道办事处成为辖区内街巷道路和居民小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
通过属地管理,实现了由“以条为主”向“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的转变。
网格化管理,破解基础不牢难题。海港区整合全区现有的各类协管人员力量,发挥社区无职党员、热心群众等参与的积极性,把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 网格由网格员管理,保证各类问题能迅速上报并处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参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建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鼓励群众参与社 会治理,发挥网格员作用,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通过网格管理,实现了处置能力由迟钝、滞后向高效、敏捷、共管、共治转变。
精细化管理,破解粗放低效难题。海港区搭建数字化平台,探索开展“文明港城拍拍拍”活动,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结合市城管局已建成 的数字化城管视频监控系统,全面覆盖主次干道、商业中心、市场出入口等主要路段、重点区域,解决此前管理手段落后、对职能部门履职情况无法实时监控、处理 效果无法及时验证等难题。对没有安装固定摄像头、无监控设备的路段,配备4台车载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对各种脏、乱、差现象实现移动监控。引进多台小型道路 洗扫车,有效清扫街巷道路卫生死角。
通过精细管理,实现了由粗放低效向科学、精细、高效转变。
人性化管理,破解城管执法难题。海港区坚持“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推进管理”的工作原则,在严格城市执法管理与让群众满意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注重疏 堵结合、宽严相济,对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的乱摆乱占、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挂、乱泼乱倒等问题加大治理力度,杜绝重点区域占道经营。注重围绕民生问题 做好“疏”的工作,针对城市居民日常需要,合理规划早餐、夜市、修配、缝补、擦洗等便民服务点,方便市民生活。
通过人性化服务,实现了由“重管理、轻服务”向“人本管理、服务并重”转变。
“超市门口的水果箱是您家的吗?这是公共区域,不能乱堆乱放。”说话的是河东街道城管中队城管队员张平,张平一边说一边帮助店主往超市里面收水果 箱。张平是2013年8月海港区城管局首批下沉到街道的城管队员。“刚刚下沉到街道时,有的商贩不理解,说要管就去大马路上去管,到我们这小街小巷来干 啥?经过我们耐心细致地宣传发动,现在大多数人都能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
高效的管理,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原来和现在比,变化真是太大了,我每天买菜遛弯都要经过这港二路,环卫工人一天要扫好几遍,而且没有卫生死角,小区居民都很满意。”工人北里居民王淑芬高兴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