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天津日报李虎 莫训强 陈曦 2015-06-26 15:56:56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暇趣 王宏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情侣 张长海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依恋 王玉良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召唤 张长海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孵卵 李虎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晨曦 李锦河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保护 王建民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依偎 陈曦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启航 王建华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一家 史婵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聚焦 焦永普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暮色 王宏

津陕媒体发起 共同关注遗鸥(图)

  待哺 李锦河

全球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在世界上仅生存于中国境内,繁殖地主要在陕西省神木县红碱淖自然保护区,越冬地在天津滨海新区沿海滩涂。

来自天津的有关方面负责人、本报记者编辑、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鸟类专家等一行人,6月18日,经过10多小时一路奔驰,来到红碱淖,启动陕西日报、天津日报发起的“津陕两地共同关注遗鸥行动”,同时对遗鸥繁殖地的现状与保护情况进行考察。

已是傍晚7点多,太阳快落了,大家顾不上休息,迫不及待地来到湖边,“遗鸥!”,此时,大家看到的遗鸥与在越冬地相比,外貌上有了较大的差异:脑袋变黑了,像戴着一个黑色的头盔;上下眼睑的白框更加显著了;体羽白色和灰色对比明显,更有光泽。而在越冬地,大部分的遗鸥还未换上繁殖羽,脑袋是白色的,羽色也远不及现在光鲜。

19日,天还没亮,大家难抑头天见到遗鸥的兴奋,就驱车绕到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的南面,离对岸很近的一个岛,遗鸥在此繁殖。远远的我们就被遗鸥的叫声包围,临近了,大家从镜头、望远镜中看到,雏鸟身上的细细绒毛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叫着:“漂亮”,并按下了快门。

正好是遗鸥孵化的晚期、育雏的盛期,亲鸟来来回回,从附近的湿地、草地捕食带回巢区哺育幼鸟。我们共计数到遗鸥约5000只(包括幼鸟),大部分遗鸥都已经孵化了。幼鸟发现亲鸟回来,就会扬起脖子鸣叫,进行乞食,亲鸟张开嘴,幼鸟直接从亲鸟嘴里获得食物。我们也发现,幼鸟会对别的亲鸟进行乞食,这时候被“误认”的亲鸟可是毫不客气,厉害的时候还会追打幼鸟。此情此景,每个人完全被憨态可人的鸟儿融化。

20日,起的更早,我们坐船来到繁殖岛,为避免惊扰遗鸥,船始终与岛屿边缘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此时岛上的成鸟并不多,大部分都外出觅食去了,留在岛上的亲鸟混在幼鸟群体里。幼鸟大都在巢区附近活动,由于数量巨大,幼鸟群体移动的时候,犹如灰白色的波浪一般。岛上的繁殖鸟实在太多,食物、空间资源却极为有限,加上其他的限制因素,鸟类的生存极为艰难,我们看到零零星星的成鸟和幼鸟的尸体。我们深刻感到,大自然的竞争是残酷的,若再加上人为的干扰,包括遗鸥在内的鸟类,其生存和繁衍将更加艰辛。恋恋不舍地返程了,但我们把一份牵挂留在了红碱淖。滨海新区,再见!

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我们的观察,就是期望所有人在欣赏遗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同时,共同关注和保护遗鸥,共同保护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分享到6.79K
编辑: 刁云娇标签: 遗鸥 巢区 繁殖鸟 红碱淖 误认
变数 武装到牙齿
A股验证“五穷六绝七翻身”?沪指魔咒再现暴跌超7% 存贷比指标退出舞台:商业银行放贷闸门被打开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高考撕书狂欢过后 看各学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