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地震预警应急广播在川滇启用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5月26日,记者从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了解到,成都崇州市三郎镇、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等5个川滇场镇,以及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青城山高级中学等3所学校在全国率先启用地震预警应急广播。
据介绍,近几年中国在预警和应急领域先后成立了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力图整合各部门的预警信息和灾情信息,并通过统一的技术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发布。
除了跨部门的协调,在预警信息的统一发布和广播过程中,技术系统的秒级响应是关键问题。例如,洪水等灾害的预警信息的响应时间在几十分钟或更长,而地震预警信息的响应时间则需要在秒级。对前者适合的信息发布渠道对后者并不适用,适合前者的信息审查对后者也并不适用,因为地震预警信息无法在地震时审查,否则其减灾时效性就错失。
减灾所王暾博士表示,为了避免技术系统的重复建设,需要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具有秒级响应能力。这样,所有预警信息都通过一套技术体系及时发布,能够避免重复建设。
据了解,减灾所自2年前启动了研发具有预警功能和应急广播功能的地震预警应急广播,它既能够在地震时发出地震预警警报,也能够接入其它预警信息,还可以实现在灾难后的广播服务,即实现了一套系统多种功能,投资一份资金获得多种功能。
据透露,中国大陆地震预警网从2010年自汶川余震区含德阳开始起步,已延伸至31省市区,覆盖21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人口密集地震区的面积86%,覆盖了6.6亿人。该预警网已连续成功预警了芦山的7级强震、鲁甸地震、景谷地震和阿拉善左旗地震等29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无一漏报和误报,为政府部门、学校、医院、社区、核反应堆等提供地震预警服务,并在破坏性地震中取得了明显的减灾效果。
“中国地震预警网服务的民众仅约600万,还不到可受益人口的1%,重大工程的应用也还非常有限。”王暾坦言。目前,减灾所正与有关单位一起探索地震预警服务的“管干分开”服务模式,即“地震预警服务商提供地震预警服务,地震主管部门监管,业主购买服务”模式。该模式类似于工信部管理的三大移动运营商,避免了地震部门既作为“裁判员”又作为“运动员”。他相信符合国家简政放权发展方向的管干分开模式能大大促进中国地震预警应用,更好保障民众的地震安全。(记者 李渝 彭超)
热门推荐
更多>- 导盲犬首次火车出游 电影《侏罗纪世界》将于6月国内上映 童绘美丽家园迎“六一” 图片精选:河南安阳“娃娃飞行员”酷炫可爱萌翻众人 张家界天门山天梯速降赛落幕 图片精选:80岁老人穿军装跳水军舞
- 北京:探访社区青少年足球对抗赛 北京迎来持续高温天气 湖南新宁县境内旅游大巴侧翻目前已致6人死亡 重庆永川:机器人送菜工受青睐 190名维和官兵乘南航航班前往马里执行维和任务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16日—22日
- 西安2岁男童坠井近20小时后成功获救 2015中国国际钱币展销会在京举行 对外经贸大学继教院艺术教育培训在京启动 台北“凉糕摊”小鲜肉爆红 新疆克拉玛依:无预案演练进行时 第六届警用装备展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