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变办为管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做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巴江之春”百姓大舞台在石林火热开演、“读好书、颂经典、习礼仪、塑品行”朗诵比赛在宜良圆满结束,官渡区组织5场农民工才艺展示、五华区文化馆精品节目走进军营……4月以来,春城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昆明城乡陆续上演。这是昆明市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为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取得的实效。
文化部门搭平台、做服务,群众唱主角。近年来,昆明市依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为城乡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政府提供、百姓接受”的传统“办”文化模式逐步向“百姓需求、政府满足”的“管”文化模式转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运行3年来,昆明市基层文化基本项目资金投入达16784万元,市县两级安排的馆、站、室新建、改扩建资金达5000多万元。市级先后推进昆明市文化馆、昆明市图书馆、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14个县市区实现了文化馆、图书馆全覆盖,130个乡镇(街道)实现了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全市建制村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农村数字电影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较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在市级文化部门的统筹下,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工作实施方案,基本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工作有亮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升服务内涵,丰富服务手段,变“办”为“管”,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五华区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工程,试点社区群众加入社区文化沟通协会,根据各自喜好开展活动;盘龙区实行社区文化指导员制度,文化指导员参与、指导、督促社区文体活动;禄劝县培育重点文化户,激发群众自办文化的热情;石林县着力文化阵地的建设,力争两年内实现“文化阵地建到自然村”的目标;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对空巢老人、残疾人员、患病居民实行一对一送文化上门服务;为进城务工人员量身定做特色文化服务项目,为中小学生和幼儿开办青少年文艺培训班和“四点半”课堂,延伸文化服务的触角;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与策划”培训班,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务体系相继建立,文化服务有效对接了城乡群众文化需求,群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实惠。
截至目前,昆明市已建起413个社区文化沟通协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每天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居民达30多万人次,2895支社区业余文艺演出队、1.8万余名文化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和农村。
记者 李菊娟(云南日报)
热门推荐
更多>- 五一小长假:秦兵马俑创下单日接待量6万人记录 重庆99对新人穿汉服穿越“桃花源”(高清组图) 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遭恶意刻字 深圳海边游客爆棚如“下饺子” 劳动节假期上海外滩游人如织 2015第十届艺术北京博览会开幕
- 北京站“五一”加开12对旅客列车 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第二次发掘启动 大熊猫“开开”“心心”启程赴澳门定居 高清:学校水柜“断供” 上百小学生山谷中提水喝 西北国棉厂老记忆 每年有100多位老人离世 加德满都重灾区百姓围观致敬中国救援力量(高清组图)
- 西安钟楼下现垃圾桶队列 图片故事:工作在城市之巅 玩巨型“飞行棋” 学交通安全知识 西安警方发布第三季专题海报 刑侦排爆警亮相 西安80后夫妻拍"关中八景"婚纱照 丈母娘婆婆包办 海南海事首次西沙水域海空联合巡航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