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长跑崛起之路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高原人才开发计划”自从中国田协2011年开展实施以来到现在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前少有人关注的西藏自治区中长跑队在该政策的支持下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回顾过去这短短四年,西藏的中长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崛起之路?
异军突起 西藏长跑进入快车道
先看一组成绩:去年昆山、济南两站全国田径大奖赛上,两位来自西藏自治区的长跑选手刮起了“西藏旋风”。其中,西藏男子中长跑领军人物多布杰先是在昆山一举获得了男子5000米和10000米比赛双冠(成绩分别为14分25秒33和29分36秒42),又在济南以14分13秒53的成绩打破了西藏自治区男子5000米纪录。和多布杰一同闪耀的还有米觉尼玛,他在两个项目分获得第四、第六。
而2015年年初的全国越野锦标赛上,九名运动员西藏共参加七个组别的比赛,共获得4金、2银、3铜、和一个第7、三个第8名的好成绩。如果说去年只是有成年运动员达到了出成绩的阶段,那么现在西藏队则是各个年龄段都有运动员处在全国前列。西藏中长跑正在逐渐形成一股气候,或许下届全国运动会将是他们真正被铭记的那一刻。
“我认为西藏的崛起是在情理之中的。”中国田径队中长跑领队徐诚对记者说。“因为高原人才开发计划的初衷就是在世居高原的人中寻找耐力运动项目人才。‘康巴汉子’的心肺功能普遍强于平原、亚高原地区人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上有支持的政策,下有为之付出心血的教练和运动员,西藏队的进步可以说是非常快的。”
艰难起家 冠军为西藏长跑打响名气
提到西藏中长跑队,就不得不提到西藏自治区体校中长跑教练格桑次仁。第一个代表国家田径队出国参赛的藏族姑娘次旺,当年正是在格桑次仁的手下训练。在西藏从事了20多年长跑事业的他大半辈子都把心血洒在田径场和运动员身上,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培养出世界冠军。但是受制于经费、选材以及运动员的转型,格桑次仁此前一直很难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千里马”。
在次旺之后,西藏中长跑可以说依旧是“零基础”,但是一段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格桑次仁的教练生涯。四年前,云南省引进了一位罗马尼亚籍的中长跑外教托梅斯库,当时格桑次仁带着三个女运动员前来取经,把运动员交给托梅斯库后自己也给其担任助理教练。这期间,格桑次仁慢慢地拓宽了自己的眼界和训练思路,虽然短时间内运动员没有质的提高,但是两人合力给几个女孩子打了很好的基础。
直到2010年和2011年,格桑次仁的运动员努增汪姆连续获得拉萨半程马拉松冠军并刷新赛会纪录。通过这次比赛,格桑次仁在西藏自治区彻底打响了知名度。此刻开始,西藏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格桑次仁说,“藏族运动员大多来自农牧区,非常能吃苦、听话。思想非常单纯,对于从事中长跑事业的雄心和信念非常坚定。目前一些小年龄组的队员其实只能算是半专业的训练,但出去参加全国比赛和那些真正的专业选手相比,我们的孩子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都让我们增强了信心,坚定信念去做好自己的事业。”
国家资助 西藏中长跑感知强国魅力
这些出色的成绩和未来的潜力也进一步坚定了田管中心进行人才“开发”的信心,田管中心也拨出专项经费加快进行“援藏工程”。
“2009年全国体育援藏工作会议后,我们现在外出比赛的经费都无须自付。以前每次我们只能派出一两个顶尖的队员,比赛数量很有限,但现在可以去参赛的人和参赛次数都增多了。”格桑次仁说。
现在,西藏中长跑队更是享受了最高规格的训练待遇。田管中心数次带领西藏中长跑队教练和运动员一起出国训练。前几年,队伍造访过肯尼亚,今年冬训西藏队又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世界中长跑强国埃塞俄比亚的训练环境、手段。每一次出国,西藏队员都很有动力,也都有收获和提高。
徐诚对记者透露:“这次队伍在埃塞俄比亚训练的时候,西藏队的运动员显得格外适应,甚至比在平原还舒服。因为我们这次所在的训练基地在埃塞俄比亚首都旁一座大概海拔2750米的山上。而西藏队平时生活的环境,例如拉萨就已经高过海拔3650米。我们对西藏队员测试晨脉,西藏队员普遍非常低,才42至44左右。更关键的是,西藏运动员会主动融入非洲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他们看到了非洲运动员那种通过训练改变生活的渴望,这都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触动。”
献计献策 意大利外教看好西藏前景
上个奥运周期,田管中心就曾经聘请过意大利知名中长跑教练罗萨,新周期聘请的另外一位意大利人卡洛瓦是前任训练手段和理念的延续。卡诺瓦表示西藏运动员很有天赋,只要从小打好基础,重视身体素质等基础,循序渐进地训练,未来具备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可能。
在卡洛瓦看来,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训练需要有连贯性和延续性。他比喻训练就像是盖楼房,要打好地基,盖好第一层,才能再盖第二层。但往往中国运动员则是为了备战大赛打基础,突强度,一到比赛后就放长假,经过休息调整之后导致体能机能下降,需要重新动员和恢复。“这样就好比刚盖起了两层就倒了一层,然后再重新盖第二层,极不可取。”卡洛瓦曾表示。另外,极其重视强度训练的卡洛瓦也认为中国运动员往往只在冬训注重量的积累,到了赛季再加强度的思路值得商榷。因为在他看来强度训练始终要贯穿在整体训练中。正是因为这种系统而平稳的推进式训练使他们具备了过人的能力。
除了卡洛瓦的建议,另一方面西藏中长跑队也需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研究好上、下高原的时机,协调好高原训练和比赛的关系。西藏的运动员往往在高原训练时表现不错,但是下高原后反而有些“不适应”,例如西藏的男子领军人物多布杰本次越野世锦赛的成绩就不甚理想,在很多人看来恐怕是下高原调整时间过长的缘故。如何让高原训练的实力快速转换成为大赛的比赛成绩,这依然需要进一步去探索挖掘。
原标题:西藏中长跑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