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花开幸福来——云南省四大片区扶贫开发扫描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扶贫示范 石头旮旯里闯出脱贫路
苹果成为西北勒乡彝族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翻过一座座山,爬过一道道梁……一早从蒙自市出发,汽车在高山深壑中迂回,临近中午,终于到达位于蒙自市东北部32公里处的西北勒乡。
“西北勒乡有2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但是连巴掌大的平地都找不着。”乡党委书记吴镇珑顿了顿,“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式喀斯特地貌,土层薄、留不住水,生态脆弱,只有2万亩土地能种粮食。”
一直以来,在当地人心目中,“西北勒”就是缺水、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蒙自县甚至动了撤销西北勒乡,将村民整体搬迁的念头。
面对贫穷,村民们也努力过,路边的几棵核桃树就是证明。1996年,乡里发动群众尝试种植核桃,未曾想一场霜,让全乡6000亩核桃一夜之间所剩无几,李子、花椒、山楂等经济林果也全军覆没。到199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才有515元。
“不信石头旮旯里闯不出脱贫路。”村民们没有放弃,各级党委和政府也没有放弃。“没有出路就换思路。”在扶贫推进会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杨洪波说,“要集中财力、精力,久久为功,每年做出几件看得见、可评估、经得起检验的实事,让贫困地区群众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要致富先修路。2007年至2012年,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地区农村通达工程的机遇,西北勒乡先后对全长80公里的西北勒、香塘两条县乡村公路干道进行4次改造扩建,现在不但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乡29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都实现了村内的道路硬化,有的甚至还修通了从公路到烟地、果园的便道。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西北勒,人们更深切的感受是:水是人的命脉。“以前下乡,农民笑脸相迎,但很少会端茶递水给干部,就是因为水太宝贵了。”乡里的干部说。
1996年起,红河州连续实施国家抗旱救灾、兴修水利设施、山区“五小水利”工程等项目,西北勒乡户均拥有1.5口小水窖。“现在人畜饮水、洗衣洗澡、抗旱应急的水都有了。”村民们说。
今年,西北勒乡又争取到了每年2300万元,连续三年的“五小水利”灌溉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完工,届时,香塘、大丫口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的457户农户都可以用上自来水。
路通了,水有了,如何让西北勒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路线图”就是“两增两减一保护”扶贫开发思路,即以“增收”为核心,培植优势特色产业;以“增学”为根本,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减贫”为要务,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以“减人”为关键,加快城镇化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乡的苹果可是有冰糖芯的。”吴镇珑翻开手机给我们看,海拔温差大、土壤偏酸性,独特的气候条件成就了西北勒乡“山里红”苹果的优良品质。
1996年,乡里从山东烟台先后引进18个苹果品种,在王继和等3家人的山地里试种,最终筛选出最适宜西北勒种植的早、中、晚熟3个品种。如今,全乡苹果种植面积6万亩,产值达6000万元。下一步乡里将围绕提品质、定标准、塑品牌、扩市场、深加工,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确保苹果品质达到有机生态的要求。
扶贫开发,石头山变成了花果山,曾经的穷乡僻壤变成了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美丽家园。(记者 李树芬)
镇雄县精准扶贫带动14余万群众脱贫
“十二五”以来,作为云南省农业人口大县、贫困大县的镇雄县,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产业发展上着力,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使14余万贫困人口得以稳定脱贫。
组织开展结对包扶。在实行挂钩扶贫的“五+X模式”中,由中央、省、市16家单位和县级83家单位对全县93个贫困村驻村精准帮扶,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开展结对包扶,形成了“单位挂钩、企村共建、职工结对”的挂钩帮扶工作格局。
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十二五”以来,镇雄县整合资金,大力实施连片开发、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异地搬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全县拆除茅草房58468户,实施安居工程4529户、农村危房改造30311户。同时,实现了254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185个村通客运,对168个村833公里道路进行了硬化。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大力实施教育扶智工程,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着力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县小学入学巩固率达98.5%,初中达94.8%,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4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3.41%。大力实施培训扶贫工程,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着力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2014年,该县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上万人次,劳务输出产业实现大幅提质增效,务工纯收入达到35.5亿元,同比增长24.22%。
为解决留守儿童、老人和耕地闲置问题,镇雄县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一方面鼓励群众将土地流转,走集中化、规模化种植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唱好山字经、演好林果戏、写好畜牧文,积极构建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体,让群众不出家门也能脱贫致富。(记者蔡侯友 通讯员 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