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定期公示不文明行为游客名单 个人信用将留污点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生活报4月7日讯 6日,中国旅游报全文刊登国家旅游局研究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记者从《办法》中了解到,游客在旅游中因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等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将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意味着,不良行为被记录在案的游客出行可能会受限,特别恶劣者甚至会在一定时期内被航空公司、旅行社、饭店拒绝接待。
游客破坏冰雪建筑将被记录
记者从省旅游局相关部门了解到,我省也将建立“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并对相关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此外,不文明行为游客名单将定期公示,并在行业内发布。
本报近年曾多次报道冬季旅游旺季时,我省各景区出现的如“冰雪大世界冰雕满是手指按出的窟窿”“外地游客不听劝阻攀爬雪雕拍照”“亚布力滑雪游客不听导滑员劝阻随意乱滑” “雪乡雪舌被孩子挖出多个大洞”等多种游客不文明现象。现在根据《办法》第五条规定: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的游客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应当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此外,针对近期国外频发的国内游客在飞机上打架、打骂空姐等事件,《办法》第五条也规定: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也当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办法》第八条规定:“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景区内打人银行信用及参团等受影响
国内著名旅游法律专家李志轩为记者举了一个黑龙江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例子,以便对比《办法》出台前后的处理结果:2013年初,一队来自黑龙江省的十余名游客,在海南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想要插队乘车。在工作人员进行劝阻时,这几名游客非但不听劝告,还动手殴打了一名工作人员,甚至将口水吐在了工作人员的脸上。随后,在民警的调解下,黑龙江杨某等人向景区黄某等工作人员道歉并一次性赔偿黄某等人医疗费用1.5万元。
李志轩说,假设此事发生在《办法》出台后,黑龙江游客杨某等人,不仅要赔付医疗费用,还将被载入全国和黑龙江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此后一至两年内,这些游客将在旅游、银行信用记录等方面受到影响。
对记录有异议游客可提交申请
记者了解到,针对我国游客大闹亚航事件,2014年12月13日,国家旅游局就曾表示将依法惩处不文明行为,把相关游客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李志轩表示,长期以来,不文明旅游歪风屡禁不止,一个关键原因在于,游客违规犯错成本低。很多游客认为,出了家门即便被抓住现行,也无非罚款了事,何况很可能抓不住呢。
“除了法律法规的惩戒,游客个人信用不良记录管理办法的出台,会让‘黑名单上不受欢迎的人’成为旅行社不受欢迎的人而拒绝接待。”李志轩表示,《办法》还较人性化的出台了异议申请机制。《办法》第九条规定:被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认为将其纳入记录错误的,可以向做出记录的旅游主管部门提交异议申请,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旅游主管部门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异议申请人做出答复。旅游主管部门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予以纠正。
此外,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的,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链接】
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下列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应当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1、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2、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3、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4、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5、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6、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热门推荐
更多>- 武汉举行首届集体环保葬 35名逝者回归自然 文明祭扫带动鲜花热销 姚贝娜追思会在北京举行 黄金衬衣亮相西安 老游戏运动会惊现巨型陀螺 图片故事:“硬汉”背母打工
- 青海平安7名工人维修水管被困 4人遇难 湖北大冶女教师患罕见病难站立 拽“拉力绳”上课坚持3年 青岛前海掀巨浪 多车被淹 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即将对外开放 山东聊城:斗彩蛋 迎清明 故宫大高玄殿修缮工程开工
- 北京:亲子阅读迎“国际儿童图书日” 丁俊晖5-1胜马克·戴维斯 赛后发布会简短庆生 四川卧龙利用野外红外相机首次拍到雪豹母子影像 百态:村里的“时尚青年” 杭州路面塌陷 大坑占近全部车道 乌鲁木齐大雪纷飞30小时 重回“冬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