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养老不习惯 西充老人命令女儿卖房回农村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不愿意进城养老
并非个例
事实上,像黄老这样不愿进城并非个案。太孤独、“像坐牢一样”、语言不通……许多老人并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土窝”,来到城市的“金窝”与儿女一起生活。
赵老太太,67岁
赵老太太,今年67岁,老家在陕北,儿子在西安工作后,把她从陕北老家接到西安。赵老太太现在是衣食无忧,每天都生活在孙子的世界里。现在孙子长大了,上学了。赵老太太告诉记者,在农村生活数十年的她并没有和小区其他老人培养出“深厚友谊”。“现在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里看电视,很少与人交流,因为我说的是家乡话,就怕他们听不懂也就很少出去跟他们聊天。儿子儿媳每天忙工作,有时候好几天都见不了面,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很孤独,没事干……”
陈阿姨,60多岁
见到陈阿姨,是在省体育中心健身广场;小孙子在自得其乐地玩着沙子,而她在一边静静地看着。陈阿姨是5年多前从沙县农村来福州的,虽然和孙子接触得最多,但因为只会讲几句最简单的普通话,而且带着浓重的口音。除了照看孙子,陈阿姨的任务就是早上到超市买菜。陈阿姨还说,在老家整村人都是自家人,随时串门聊天,日子热闹得不得了;住在城市里的楼房里,“就和坐牢一样”。
新时代养老
养“心”更重要
虽然没有官方全面统计数据,但“进城老人”无疑是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
进城养老本是一件好事。但实际情况是,相当多的老人却因种种原因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难以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以至于产生心理障碍,生活方式的不习惯、语言沟通障碍等,都给农村老人设置了一道道无形的障碍。
福州大学社会学郁贝红博士认为,大家都有不同的居住感受和习惯,应该得到尊重。相对来说,农村老人比较难以脱离熟悉的乡亲父老,他们在老家听听鸡鸣狗叫,闻闻泥土的芳香,或许比一天到晚关在小小的水泥笼子里更有幸福感,这部分老年人进城,应当给他们充分的适应时间。总之,不管是哪一类老年群体,不管是住在城市里还是生活在家乡,感觉精神愉快最重要,子女没必要强求。
综合央视、福建日报、老年日报等
相关报道
- 四川高速自贡段大雾引发连环追尾已致2死34伤
- 四川藏区18.86万人喜度首个“有电”春节
- 四川: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
- 四川省公安厅首次公布吸毒人群调查结果 吸毒者无业人员占6成
- 四川民族工作会议暨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热门推荐
更多>【“春运”表情】回家路上 我们相濡以沫的爱情
湖北宜昌:少侠好身手!男子为省1块钱扒公交车车尾
大连黑出租顶交警狂奔1公里
珠三角返乡“摩托大军”渐现高峰
北京站进入春运客流高峰
贵州1000名环卫工共享长桌宴 红红火火过小年
沈阳惊现“最任性”加长版阳台连通两幢楼
福州大街小巷“年味”浓 喜气洋洋迎新春
为春节餐桌上那一口脆甜 76岁老把式破冰踩藕
上海一马路突遭高墙拦腰阻断 酿成隐患
北京一男子铁链锁身赖医院病床近3年 被强执抬走
假驴友街头行乞骗钱遭暴打
春晚彩排四大美女惊艳
福州象山隧道口轿车自燃 女车主弃车逃生
苏州:情人节将至 玫瑰花走俏
“三国四方”摧毁跨国跨区域特大走私毒品团伙
春运“铁骑”千里返乡 今年仍将超过40万人
山西太原男子因没拿到工钱包工头跑路欲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