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商学界人士云集天津支招治理“城市病”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首届天津论坛倡议发布
全球政商学界人士云集天津支招治理“城市病”
闭幕式会场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闭幕式上致辞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闭幕式上致辞
在1月17日上午结束的首届天津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商、学界精英就如何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共同发出倡议:建设宜居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确立多元参与的城市治理理念;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
《倡议》认为,人类在步入城市社会的同时,也面临交通拥挤、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分化等问题的困扰。
《倡议》提出:第一,建设宜居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城市规划具有科学和人文两重性。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提高绿化面积,修建摩天大楼或者景观大道,“宜居、乐业、安全、便利”应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指导原则。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要着眼于打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构建智能便捷的生态交通体系,发挥新能源在公共运输系统中的作用,鼓励多元化和清洁化的能源利用,构筑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机构成的城市生态经济体系。城市再造则需要注重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没有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的城市,是一座“精神和文化空城”, 难以把城市文明传承下去。因此,城市再造需要整合多渠道的资源和力量,寻找城市开发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第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空间布局,注重产业规划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通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通过产城融合,实现就地就业;通过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分配经济社会资源,缩小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所有居民群体都受益,实现共享式增长;通过有组织的空间规划,促进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协同发展,形成城市利益共同体,利用城市群的整体优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三,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城市化引发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风险正在凸显,需要提高城市行政管理水平。政府要完善城市社会风险防范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城市居民因居住隔离、阶层分化等原因,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这迫切需要构建社会心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社会融合机制,从理念和制度上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第四,确立多元参与的城市治理理念。城市发展的主体是多元的。政府不是城市治理中唯一责任者,企业和市民都是城市治理的主体。应发挥企业、社会团体、大学、智库等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应将城市视为培养公民意识和塑造市民道德的摇篮,鼓励居民参与邻里协作,培育社区意识,协作解决城市公共事务,创造富于弹性的公共治理空间。
第五,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城市发展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发展应该具有全方位的视角和全球化的眼光。既要以现实国情为基础,兼顾历史传承,体现自己的特点,又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跨国间的城市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合作;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关注具体政策,把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与实现个人的幸福结合起来;城市发展既是物质财富的积累,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提升,以人为本应该是城市发展和治理的落脚点。
闭幕式上,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大利、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坦分别就“信息化、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用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城市规划与建设”进行主旨演讲。论坛组委会主任、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发表总结致辞。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南开大学副校长朱光磊主持闭幕式。
据悉,本次论坛共有近200位来自两岸三地、韩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天津,围绕“城市发展与治理”的主题,共同梳理了东北亚及其一体化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通过分论坛研讨、圆桌会议等多元形式就政治、经济、社会、城市环境、城市管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社会变迁以及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等方面为天津、中国和东北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记者 张敏 通讯员 乔仁铭 摄影 吴军辉)
首届天津论坛倡议
人类在步入城市社会的同时,也面临交通拥挤、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分化等问题的困扰。如何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首届天津论坛以城市发展和治理为主题,在两天的时间里,与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视角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城市社会变迁以及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对于通过科学规划,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以建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有以下倡议:
第一,建设宜居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城市规划具有科学和人文两重性。城市建设不是简单提高绿化面积,修建摩天大楼或者景观大道,“宜居、乐业、安全、便利”应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指导原则。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要着眼于打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构建智能便捷的生态交通体系,发挥新能源在公共运输系统中的作用,鼓励多元化和清洁化的能源利用,构筑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有机构成的城市生态经济体系。城市再造则需要注重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没有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的城市,是一座“精神和文化空城”, 难以把城市文明传承下去。因此,城市再造需要整合多渠道的资源和力量,寻找城市开发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第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空间布局,注重产业规划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通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通过产城融合,实现就地就业;通过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分配经济社会资源,缩小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所有居民群体都受益,实现共享式增长;通过有组织的空间规划,促进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协同发展,形成城市利益共同体,利用城市群的整体优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三,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城市化引发全面、深刻的社会变迁,社会风险正在凸显,需要提高城市行政管理水平。政府要完善城市社会风险防范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城市居民因居住隔离、阶层分化等原因,增加了社会整合的难度,这迫切需要构建社会心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社会融合机制,从理念和制度上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第四,确立多元参与的城市治理理念。城市发展的主体是多元的。政府不是城市治理中唯一责任者,企业和市民都是城市治理的主体。应发挥企业、社会团体、大学、智库等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应将城市视为培养公民意识和塑造市民道德的摇篮,鼓励居民参与邻里协作,培育社区意识,协作解决城市公共事务,创造富于弹性的公共治理空间。
第五,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城市发展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发展应该具有全方位的视角和全球化的眼光。既要以现实国情为基础,兼顾历史传承,体现自己的特点,又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跨国间的城市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合作;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关注具体政策,把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与实现个人的幸福结合起来;城市发展既是物质财富的积累,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提升,以人为本应该是城市发展和治理的落脚点。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
2015年1月17日 中国 天津
相关报道
- “天津论坛2015”隆重开幕
-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免职名单:免去崔津渡天津市副市长职务
- 姚增科从中纪委“空降”天津任纪委书记
-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15日航班起降受降雪雾气影响
- 农行天津分行成功发放今年首笔中小微企业贷款
- “天津论坛2015”明日开幕
热门推荐
更多>-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1月10日—16日 北京市开展处置多点连环恐怖袭击实战演练 中国援非抗埃医疗队首批队员回国抵渝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仍有20余人失踪 广西一大排档煤气罐爆炸已致6死19伤
- 小米旗舰新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女工头被撞身亡 丈夫含泪给工友结薪10万 长沙街头现反腐败漫画 城管称过于负能量 哈尔滨“1·2”大火受灾群众首次返家 南宁违章电动驾驶者被罚看3小时安全教育视频 援塞医疗队队员王小艾:被推迟的蜜月
- 湖北宜昌现“楼顶停车场” 大山里的天梯信使 劳伦斯·许“中国定制”启航巴黎高级时装周 C罗蝉联金球奖 放生螺蛳污染京杭大运河 死螺蛳堆岸边 江西彭泽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38名小学生住院